紅軍參謀長破廟求生,被2名大漢敲竹杠:跟我去見馬師長!

日期:2023-05-13 11:56:05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煥率30軍的1000余人組成左支隊,到左翼大山里面去打游擊。

9軍軍長王樹聲,原31軍政治部主任朱良才等率紅9軍剩下的400名戰士組成右支隊,到右翼大山里面去打游擊。

李聚奎當時是紅9軍參謀長,在右支隊。

不過,當王樹聲和朱良才等人帶領支隊要出發的時候,李聚奎突然提出要留下來。

“為什么?”王樹聲問。

“電臺尚未到,我不能走!”李聚奎說。

李聚奎

王樹聲一聽也是,到了深山里與世隔絕,只有電臺可以跟李先念等首長保持聯系,沒有電臺萬萬不行。

王樹聲對李聚奎交待:“你們等一下,我帶著部隊先走一步。”

王樹聲和杜義德在前,大部隊在中間,31軍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和9軍宣傳部部長方強押后,在茫茫夜色的掩護下出發了。

李聚奎和政治部主任徐太先在原地等了一個多時辰,也不見電臺人員到來。

這時候天已黃昏,他倆只好騎著騾子去追趕隊伍。

走了大約十多里山路之后,他們走不動了,原因是山路變得狹窄,路上則三五成群坐了不少傷員。

這時,王樹聲派的通訊員騎馬到了,他在李聚奎跟前翻身下馬說:“軍長讓我通知你到前面去,馬家軍要搜山了,這里太危險,必須馬上離開。”

李聚奎看著滿地的傷員,心有不忍,轉身對警衛員說:“我不走,不能丟下傷員。”

“我去向軍長反映一下,讓他等一下傷員。”政治部主任徐太先說道。

說完,他翻身上馬到隊伍前面去了。

“你快去告訴李聚奎,事不宜遲,要趕緊走,再不走我們都走不了。”王樹聲一臉焦慮對徐太先說,“保存革命力量要緊,不能全葬送到這里。”

說完,王樹聲和杜義德等揚鞭策馬,向前飛奔而去。

李聚奎沒有等徐太先到來,就開始組織傷兵趕路。

傷兵議論紛紛,多有怨言。

李聚奎站在石頭上對發牢騷的傷兵大聲說:“我是參謀長李聚奎,我們現在說什么也沒用,大家只有站起來,走出去才有希望!”

說到最后,李聚奎哽咽了。

1904年出生的他,從1928年平江起義之后一直緊跟彭老總,后來上了井岡山,在1930年就是紅7師師長了。

3年后,李聚奎被彭德懷推薦給了林彪,成為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紅一師是中央紅軍的勁旅,他成為林彪的愛將。

1936年10月,李聚奎被調到了紅31軍,擔任參謀長,因為負傷后來到了紅9軍當了參謀長。

經過了大風大浪的李聚奎,全局觀念非常強,而且帶兵這么多年,跟士兵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曾經給他一個評語:“功高德亦高”。

他受之無愧。

面對生死與共的戰友,他選擇了跟大家共進退、同生死。他把戰士組織起來,在夜色掩護下沿著山溝轉移,跟敵人周旋。

由于剩下的戰士大多是老弱病殘,轉移速度慢,到了黎明時分,他們被馬家軍追上了。

馬家軍迅速將紅軍包圍,并且不斷壓縮包圍圈。

兇狠的馬家軍像狼群一樣,肆無忌憚地吶喊著,揮舞著馬刀,對紅軍進行獵殺。

此時的紅軍,已經沒有了多少彈藥,多日沒有好好休息,沒有吃一頓飽飯,走路都搖搖晃晃,如何反擊?

朱良才

李聚奎率領的隊伍很快被敵人沖散,不到一袋煙的工夫,隊伍只剩下了他和朱良才、徐太先、方強等十幾個警衛員了。

此刻的右支隊,像一個被狂風吹落的鳥巢落在地上,支離破碎。

跟敵人在山里周旋了幾日,身上攜帶的干糧吃光了,連心愛的戰馬和騾子也不得不殺了。

他們把馬和騾子用刺刀割成一塊塊,放在火上烤,不等烤熟大口地咀嚼。

山里沒有水源,口渴的時候,只能去抓積雪和冰塊往嘴里塞。

這樣的日子沒有維持幾天,牲口也吃完了,眼前除了積雪就是干草,待在山上只有死路一條。

“這里不能待了,還是下山吧。”朱良才焦急地說。

“對,我也同意下山,與其等死不如嘗試一下。”李聚奎表示同意。

這天黎明,大家分成幾路,三三兩兩向山下摸去。

李聚奎和自己的警衛員來到山下,眼前出現了一個小屋,房子低矮,破敗不堪。

“我們去看看,里面說不定有人。”警衛員小聲說。

“我去叩門,你在遠處等著。”李聚奎說著上前輕輕摳門,“有人嗎?”

門“吱呀”一聲開了,從里面走出一位身穿破羊皮襖的老鄉,一臉淳樸。

老鄉對李聚奎友善地說:“進來吧。”

李聚奎立即招呼警衛員,二人先后進屋。

“馬家軍到處盤查,見到紅軍就抓,你們這樣子出不去。”老鄉提醒說。

李聚奎知道自己穿的是軍裝,點頭表示贊同。

他想了一下,對老鄉說:“能不能給我們換身衣裳?”說著,李聚奎從口袋里拿出一個金戒指。

金戒指是紅軍的經費,在決定打游擊的時候,徐向前把那些戒指分給了幾位領導,打算讓他們路上買東西給戰士。

可是老鄉沒有收戒指,他誠懇地說:“紅軍是為窮人打仗的,我不要這東西。”

老鄉找來找去,在屋里只找到一身衣服,他實在沒有多余的衣服了。

牧民資料照

李聚奎看了看他身上的滿是洞的破羊皮襖,欲言又止。

老鄉看出對方的意思,毫不猶豫地脫下,說:“我在屋里很少出去,你穿上吧,既能抵御寒冷,又能掩藏身份,越破越沒人懷疑你們。”

就這樣,李聚奎和警衛員換上了破舊的衣服,戴著老鄉給他們的破帽子,拄著木棍,完全變成了乞丐的模樣,又上路了。

經過一天的行走,他們又累又餓,就打算找個村子弄點東西吃。

這時候,已經日落西山,放眼四周,空空蕩蕩,幾里內看不到房子,更看不到炊煙。

就在這時,不遠處隱隱約約有個房子。

二人一看,邁開大步向目標走去。

走近后才發現,那是一座破廟。

李聚奎認為,有廟就可能有祭品,里面興許有吃的。

他上前推開廟門,和警衛員一前一后走了進去。

剛走進去,他們大吃一驚,里面有一胖一瘦兩個漢子躺在地上,瘦子正在吞云吐霧抽大煙。

李聚奎想轉身出去,已經來不及了,只好硬著頭皮說:“老鄉,弄點吃的吧。”

兩個漢子非常熱情,沖里面喊了一聲:“有客人了。”

從里間走出一個女子,給他們端了兩碗米湯,還冒著熱氣,他們原本是打算自己吃的。

聞著飄著香氣的米湯,早已餓得頭暈眼黑的李聚奎和警衛員饞涎欲滴。

二人大口小口,不一會就把米湯喝完了。

他們向主人道謝之后,準備動身趕路。

“慢著!”胖大漢站在門口擋住了去路,手里還拿著一把手槍,惡狠狠地說,“二位跟我走一趟吧。”

“上哪去?”李聚奎心里咚咚直跳,不明白對方的意思。

“到我們馬師長那里去!”瘦子說,“說實話我就是當兵的,從你倆走路的姿勢,我就看出你們當過兵,肯定是匪軍。”

“還有,你們一口外地話,一定就是蠻子,哪有不遠千里來要飯的?”胖子自作聰明地說。

李聚奎聽了暗暗叫苦:這如何是好。

他倆體力不支,又是赤手空拳,肯定拼不過對方。如果被他們抓去馬家軍,肯定是死路一條,看來只能硬拼了。

頓時,氣氛緊張起來。

這時,那個女的從里屋出來了,手里拿著一張紙條走到李聚奎跟前:“你認字吧,看看上面寫的啥?”

陳再道、宋任窮和李聚奎

李聚奎匆匆向上面瞟了一眼,同時對警衛員使了個眼色,說:“不識字。”

瘦子說:“我是馬家軍的副官,跟我們走一趟。”

李聚奎不緊不慢地從身上掏出兩塊銀圓,遞過去說:“兄弟,我是要飯的,不是什么紅軍,放我們一條生路。”

“就這點錢,想買路?”

“老總,身上真沒有了。”

瘦子不信,開始在李聚奎身上亂摸。

摸了半天,在他在身上又摸出五塊錢,雙手交給瘦子。

瘦子將錢抓在手里,又在二人身上搜了一通,沖胖子一擺手說:“讓他們走!”

李聚奎帶有戒指,為什么沒有搜出來?

原來,他把戒指裝在頭上的破氈帽里,敵人沒有搜到。

那么,這兩個漢子為何放他們走?不把他們送到馬家軍那里領賞?

原來,李聚奎往紙條上瞟了一眼,看到女子手中拿的紙條上寫著:馬三喜、馬分城,因嫖娼被師部除名。

看到這個,李聚奎明白,這二人并非真的想把自己送到馬家軍,而是想敲竹杠。

因此,他放棄了跟敵人硬拼的念頭,用幾塊大洋化解了危機。

后來警衛員的腳凍壞了,只能寄住在一個老鄉家。李聚奎含淚與警衛員告別,踏上了東去的路。

新中國成立后,李聚奎讓人到這里多方打聽,卻沒有找到自己的警衛員。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