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的歲月記憶!圍擋多年后,此處全線恢復正常通車→

日期:2023-05-07 11:49:25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附近居民:早晚高峰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擁堵

家住北柳巷的李先生說,東大街斷斷續續圍擋這么多年,肯定對附近居民的出行產生影響,而且圍擋在鐘樓旁邊也沒不美觀,通過他對圍擋拆除后這兩周時間的觀察,因為路面加寬即便早晚高峰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擁堵,大家出行方便多了。另外,鐘樓周邊四通八達,街面環境好,也是對西安形象的一種提升。

王女士是東大街沿街一服飾店鋪營業員。她表示,東大街西口這段圍擋對位于路南的商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原來顧客只有走近才能看到店鋪,圍擋拆除后可能有人乘車路過時就會注意到店鋪,不管怎么說對經營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另外,對他們營業員來說,以前上班往外一看就是圍擋,連路對面都看不到,現在看著門外的車水馬龍心情也能好一些。

做小生意的劉師傅家住西一路附近,他經常騎電動車經過東大街。劉師傅說,路面圍擋也是為了建設西安,可以理解,現在圍擋拆了,東大街比以前更干凈整潔,如果還能恢復以前的煙火氣,那就更好了。

東大街圍擋歷程

在網上,有人討論“東大街到底圍擋了多少年了”,有人說十幾年了,有人說20年了,也有人說反正很多年了。

記者通過查詢相關圍擋、施工通告發現,東大街沿線圍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東大街路面改造階段和地鐵施工圍擋階段。

■路面改造階段:

2008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東大街實施綜合改造。率先進行的是東門至大差市段的改造,該路段改造時間為2010年11月-2011年5月。

第二階段為東大街(鐘樓—大差市段)綜合改造,該階段圍擋分為三期2012年10月31日到2013年1月31日、2013年3月1日-2013年5月30日、2013年6月1日-2013年9月30日,這次施工改造包括機動車道、人行道、公交專用道、人行地下通道等方面的改造。2014年6月,東大街鐘樓至大差市段道路雙向6車道工程主體完工,正式通車放行。

與此同時,東大街綜合改造還有一些因建筑物拆除、改造、建設產生的圍擋。

■地鐵施工圍擋階段:

2019年1月1日,因地鐵六號線二期工程鐘樓站主體一期二次結構施工,對東大街案板街口進行封閉圍擋,為期一年。

2019年4月,因地鐵六號線二期工程大差市站主體施工,對東大街(尚德路口至大差市十字)機動車道圍擋施工,計劃工期24個月。

2020年6月,地鐵六號線鐘樓站換乘通道四期結構施工,占用東大街(北柳巷至鐘樓盤道東南口)南半幅部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進行封閉圍擋,計劃工期18個月。

2022年2月25日,因地鐵六號線鐘樓站附屬N1地塊施工,第一期圍擋占用東大街(案板街至鐘樓新華書店)北側部分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和案板街(東大街至易俗街區地下停車場出口道路)西側部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進行封閉圍擋,計劃工期60天。第二期圍擋,將第一期占用的東大街(案板街至鐘樓新華書店)北側的部分非機動車道退還,圍擋東西長約71.3m、南北寬約45.4m,計劃工期186天。

再續 西安東大街繁華勝景

過去,東大街的繁榮街景撐起了很多西安人的閑暇時光。人們在鐘樓書店尋覓新知、在鐘樓郵局寄出思念、在平安商場里置辦生活用品。直到走近五一飯店,街邊的幾個窗口擠滿了小吃店鋪,售貨員在窗戶邊叫賣著,行人逛累了便停下腳步,買上一份引人垂涎的小吃,不需要桌椅站在街邊就能大快朵頤。

如今,站在易俗社文化街區門前,東大街昔日的繁華景象再現。蜿蜒曲折的排隊長龍一路拐至五一飯店的側門,就為再嘗上一口五一鮮包。

五一飯店創建于1938年,是著名的“中華老字號店”。解放后,民族資本家蔡鴻斌買下了五一飯店的前身,將其改名為“錦江飯店”,并由書法大師岳松林書寫了店名。1955年公私合營將其收為國有,取名“西安第一食堂”。1969年正式更名為“西安五一飯店”,后因東大街拆遷的原因被拆除。

那時候的五一飯店,從早到晚,門庭若市。大街上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圍聚在飯店門前等著買熟食充饑。門內是滿滿當當的食客穿梭于桌凳之間。這看似忙碌的景象下,其實是老西安不慌不忙品嘗美食的悠哉悠哉。

如今,五一飯店昔日的勝景依稀重現。晚上9點鐘,本應是打烊的時刻,五一飯店門口依舊有不少人排隊。“可千萬別買不上啊”“喲,這都一個小時了 ”“就是想吃上一口”,人群中的傳來的碎碎念,無不在表達食客對五一包子的愛意深沉。

那種翹首以盼的焦急感,像極了與舊愛重逢,既緊張又興奮,回憶隨著香氣一波一波的涌上心頭,直到吃上包子的瞬間,心中萬千情緒瞬間破防。

均價2.5元一個的包子,與之前相比是漲了些價錢。但人們的情懷依舊。新鮮出爐的蒸籠里,食客們都是十個起買,立刻打包帶走。

當然,最快售罄的還是經典的鮮蝦包子,油亮的白面包子皮上滲入了鮮美的蝦肉汁水,一口接一口,確實令人難以停下。

東大街全線通行

續寫西安新故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西安老字號基本集中在東大街附近,五一飯店、 桃李村飯店、東亞飯店、白云章餃子館、聚豐園烤鴨店等。如今,這些西安老字號在經歷過休整之后,再次煥發新的光彩!

西安飯莊

來源:陜西日報

西安飯莊建于1929年。1958年由西安市西大街三道巷遷至東大街。以“陜菜 正宗”“陜西風味大全”聞名于世,更有民謠唱到“東鐘西鼓、青龍白虎、香菜熱湯、西安飯莊”。

時至今日,西安飯莊憑著對陜菜烹飪的扎實技藝及經驗,制作出了一道道令人垂涎的佳肴,外焦里嫩、筷觸骨離的葫蘆雞,香脆可口的金獎鍋貼......每一道菜都傳承著西安特色,值得一試。

同盛祥

與西安飯莊所處的地理位置不遠處的是同盛祥,1920年由張氏三兄弟創。寓意“同興盛、共吉祥”,在西安竹笆市開業后,逐漸創下了名氣。20世紀80年代,同盛祥泡饃被列入了國宴。

同盛祥牛羊肉泡饃料重味醇,肉爛湯濃,饃筋光滑,香氣四溢,風味獨特。煮饃只用兩分鐘,可從漂肉、熬骨算起,單是熬湯就要花上48小時。泡饃看似粗獷簡單,實則工藝考究,最講究的就是恰到好處。

新中華

新中華甜食店創辦于1937年,1950年遷由北大街遷西安東大街388號,因租賃的是新中華電料行的門面房,而借用“新中華”三個字作為店面。至此開始,每逢年正月十五,新中華門口總是排起長龍,成了東大街春節一景。

由于選料、磨面、配餡、搖制等項工藝精細,新中華甜食店的元宵被稱為“元宵大王”。其中“黑芝麻元宵”曾獲國內貿易部最高獎“金鼎獎”。

西安烤鴨店

1916年西安烤鴨店以上海東亞飯店醬鹵部為名開展經營的,直到1979年才正式獨立開業。

若你翻過古籍便會發現,烤鴨的發源地其實是在長安,如同那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所言“369,朝上走,正宗烤鴨在里頭”。西安烤鴨店的烤鴨除了色香味美惹人饞外,正宗的味道就在咱們身邊。

聚豐園

初從上海遷來時,“聚豐園”是一個僅為200平方米的川菜館,在后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它鑄就了西安川菜的輝煌。1970年重新修建后,改名為西安川菜館,被稱為西安市“四大名店”之一。

白云章

1938年,白云章餃子館在東大街開張后,很快就在西安打出了名聲,“長安美食多豐饒,水餃最是白云好”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評語。

白云章水餃制餡精細考究,餡料選用鮮嫩肥美的綿羊,皮面選用關中優質精粉,打進秘制“八珍”調料水,讓羊肉鮮美而不膻。再搭配新鮮的蔬菜攪拌,使二者充分交融,營養健康。在白云章,最值得品嘗的當屬酸湯水餃。

東大街有著令老西安人懷念的味道

也有著新鮮的文化血液

相互交融之間

為東大街的繁榮譜寫了新的篇章

讓我們一起期待

全新的西安東大街!

來源:華商報 西安文旅之聲

推薦閱讀

接待游客114.4萬人次!旅游收入9.69億元!新城區“五一”小長假完美收官~

05

05-2023

營商之聲 | 新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榮獲全市2022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先進集體

04

05-2023

說說我當網格員的故事 | 半截巷社區賀龍:用每一分努力換每一位居民安樂幸福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