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困境兒童筑起“愛的港灣”

日期:2023-06-04 12:19:0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今年6月1日,是光福鎮兒童關愛之家成立兩周年的日子。兩年來,這個“家”不僅在鎮上建立陣地,同時覆蓋轄區11個村(社區),護童觸角不斷向下延伸。例如,鎮上繪本館的圖書隨著社工開展的繪本課,配送到所有村居,在各村之間流通;在暑期集中開展系列性學習班,鏈接資源幫村里的孩子輔導作業;通過講座、示范課、分享會等形式,開展面向家長的家庭養育指導專項服務,重點幫助困境兒童家庭樹立科學育兒觀念、掌握科學育兒方法和技能。光福鎮兒童關愛之家還結合本地特色開展紅色文化教育。

蘇州市民政局局長陳正峰介紹,全市實體化運作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11個,建成運行106個兒童關愛之家,實現市、縣(區)、鎮(街道)未保機構三級全覆蓋。蘇州的未保站還以“困境兒童無償、社區兒童低償、其他兒童有償”的方式,確保轄區未成年人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務。

自2018年起,省政府連續6年將鄉鎮(街道)示范性未保站列為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全省建有未保站1464個,其中,示范性未保站805個,各地自建659個。今年全省將改造提升120個省級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關愛之家)和開設2000個“愛心暑托班”納入其中,為困境和留守兒童提供常態化服務。

眾人拾柴,讓更多光照亮成長路

“每一棵小草都努力生長,執著朝著天空的方向,我看見一道光把黎明點亮……”5月30日,在張家港市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中心一樓,30余名學生唱起童謠《把未來點亮》。他們是東渡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與福利院小朋友一起提前共慶“六一”。“福利院的小朋友和我們一樣喜歡交朋友。”東渡實驗學校學生陳雨慶說,“老師們常叮囑我們,要保護特殊兒童,遇到他們受欺負要及時上報。”

“市民可以通過12345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58199958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等渠道反饋,幫助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張家港市民政局局長何俊介紹,更多人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將未成年人保護的網絡越織越密。

張家港市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婦聯等38家市級政府部門以及區鎮、街道均為市未保委成員單位。成員單位工作人員發現突發困境未成年人后,將立即向未成年人發現地的公安機關和民政部門通報,由張家港市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中心對未成年人情況進行評估,并安排兒童社工跟進服務。目前,張家港市的未成年人保護熱線接收報告84例,干預突發困境未成年人79名,庇護未成年人52名。

16歲的小軍受益于法院和民政部門的雙重保護制度,獲得更好的保障。因父母離異,小軍隨父親生活,父親因車禍去世后,小軍只能隨年邁的祖母生活。祖母向法院提出“撤銷小軍母親監護權”訴訟,法院受理后,經法定程序撤銷小軍母親監護權,并將小軍的信息轉至民政部門。最終,在相關部門協助下,小軍祖母辦理了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申請,享受到醫療救助等困境兒童保障政策。

省民政廳副廳長周恒新表示,今年江蘇將率先出臺省級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運營服務規范,實施兜底監護、關愛提質、資源鏈接、社會倡導四大工程,強化動態監測,擴大部門間信息共享與數據比對,實現困境兒童快速預警、救助幫扶,探索“類別化+差異化”的關愛服務,制定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監護能力評估省級標準,推動監護職責履行率和委托照護協議簽訂率均達100%。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