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年工作表現優秀的員工,方大集團還會發放一大筆額外獎金用來激勵。
方威每年自己都會掏出一筆錢,用于獎勵員工當年的優秀表現,再加上其他各式各樣的獎金,每年年末方大集團的員工都有著十分可觀的收入,所以大家都翹首以盼“年關”到來。
年終表演和總結終于結束了,此時的大廳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開始發放年終獎!
工人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興高采烈,當一個個厚厚的信封領到手中,工人們心里樂開了花,臉上也泛著紅潤,仿佛是喝了醇香的美酒。
一位員工在朋友圈中發布小視頻并配文:“平時提個二三十斤都很吃力,要是讓我扛錢我能扛上百斤,信不信,我能跑的比兔子還快!”
還有一位員工在領到了厚厚的年終獎后熱淚盈眶,“我們老板好呀,有錢他真發呀。”
第二天他就在市中心購買了自己的首套房,跟準備結婚的女朋友歡歡喜喜的張羅新房。
對于方大集團給員工發6億年終獎,也有人發出質疑:方威這個“資本家”,怎么這么不心疼錢,就這么把大把大把的錢發給工人,不怕把錢發完了?難道他不想給自己多剩一點?
想要解答這個疑問,我們還得從方威的成長經歷說起。
方威的幼年經歷
1973年,在沈陽市東部的汪家鎮小深井子村一個貧困的家庭誕生了一個男孩—方威。
對于童年的記憶,除了困苦以外,方威更多的記得的是街坊鄰居的善意和陌生人的幫助,這些都成為了他童年中記憶中的暖流。
方威說自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在每個炎熱的中午或是昏黃的傍晚,街坊鄰居看到瘦弱的小方威總是要幫一幫,一杯熱水、一頓稀飯、幾張薄餅、一個個善良的臉龐構成了方威的童年記憶。
年紀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因為家境貧寒方威不得不輟學跟著父親在外面討生活,以收廢鐵為生。
他還有一個年幼的妹妹,有了好吃的東西他不舍得吃,經常留給妹妹。白天除了跟著父親收廢鐵,剩下的時間他都在照顧自己的妹妹。
他想做一個好兒子、好哥哥,雖然家庭貧困,但是他想盡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得更好,也許這就是窮人的兒子早當家吧。
年少的他不甘心將一輩子都浪費在收破爛這件事上,他也知道收破爛并不能給他的生活帶來質的飛躍,他決心即使在底層也要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呢?
方威離開了父親和妹妹,開始了自己的打工之路。剛開始在社會上打拼的方威日子過得比收破爛還要更苦,他做過服務員、停車場保安等等,因為學歷不高,他的年齡又小,很難找到輕松的工作,更多時候是在社會底層打拼。
他小小年紀吃了不少苦,不過也正是這段吃苦的經歷,讓他在飛黃騰達之后,沒有膨脹,沒有一心鉆在錢眼里,而是更多的聚焦于底層工人,體恤他們的不易,為集團的員工們謀福利。
方威打工閑暇時,也曾經遺憾自己未能完成學業,也曾和眾多普通人的打工人一樣,感嘆命運的不公。
但或許是因為方威從小就吃了很多苦,他更加明白生活的不易,他渴望幫助他人,用自己這顆被他人溫暖過的心去溫暖他人,為他們遮風擋雨,為他們點亮光明。方威對員工異常的好,也是希望可以通過這個舉動帶給他人溫暖和幫助。
又過了幾年,方威的父親到撫順市新鋼工作,方威也就跟隨父親的腳步去撫順新鋼做了一名學徒。
在方威學成之后,方威的父親砸鍋賣鐵湊了些錢辦了個螺母廠,于是父子二人開始了最初的創業。
當時有一家鋼鐵廠欠了方家不少貨款,一時無法還清,于是給了方家一處鐵礦抵債。
幾年之后,鐵礦價格一路飆升,方家也就由此發跡。
這次的機緣給了方威創業的寶貴資本,成為他日后的創業的第一桶金。隨后方威就開啟了他的方大版圖創建新征程,他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國企獵人”。
方威的創業史:“國企獵人”。
2002年,29歲的方威重組了國有企業撫順碳素廠,注冊公司名為撫順碳素有限責任公司。
這是在公開信息中,方威首次“抄底”國有資產。當時方威四處籌款,才把搖搖欲墜的撫順碳素廠承包下來,改成了私人企業,從此開始了自己的發家致富路。
他沒有憂慮自己在工廠破產之后的出路問題,而是打算抓住這個契機,大干一場,他深知這是自己從士兵到將軍的最好機會。
他在工廠存亡之際將它買下,使之成為自己的私人企業,然后進行升級重組,使撫順碳素廠煥然一新、重放光芒。
承包撫順碳素廠對此時的方威來說也是一場豪賭,他用全部身家以及所能籌得的錢款承包了撫順碳素廠,開啟他人生的新階段。
此時,他躊躇滿志,充滿了創業的激情與魄力,他渴望在撫順碳素廠一展才華。
撫順碳素廠經過方威的整改經營,徹底活了起來,由一個瀕臨破產的碳素廠變成了市值上億的上市公司。
2003年,方威收購重組了撫順萊河礦業有限公司,之后更名為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
這次的重組為方威的事業開拓了新的版圖,從碳素到礦業,他的實業越做越強,也使方大集團真正立穩了腳跟。
2004年至2005年間,方大集團又收購了三家搖搖欲墜、瀕臨破產的國企:沈陽煉焦煤氣有限公司、成都蓉光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碳素有限責任公司。
方威對這三家企業實施低成本收購,并通過改善公司治理、重新配置資產等手段,使它們又煥發出新的生機。
當這三家國企在動蕩的市場經濟變革中面臨絕境時,方威獨具慧眼,很快意識到屬于他的機會來了。
之前收購的撫順碳素廠和撫順萊河礦業有限公司為方威贏得了充分的資本繼續進行收購,幾年間的收購和整改也使方威也有了充足的經驗。這次的收購重組使方大集團徹底發展壯大起來。
2005年末,方大集團總資產達到13.95億元,當年實現凈利潤2769萬元。
方大集團之所以能夠做大做強首先和方威的遠見和眼光是分不開的,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一系列的沖擊下,老舊國企不堪重負、搖搖欲墜。
方威大膽收購,大刀闊斧的進行整改,才使得方大集團越做越大、越做越強。而因方威收購的企業中老舊國企居多,所以他又被稱為“國企獵人”。
2011年,方威一躍成為了胡潤富豪榜的榜上的一員,并且蟬聯至今。他的資產在瞬息萬變的時代發展浪潮中,一直穩步上升,方大集團也踏著時代的浪潮越做越強。方威本人也成為了能源行業的巨頭集團的大老板。
2016年胡潤百富榜,方威以300億財富排名第53位。
2018年10月,方威以4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46位。
方威一手打造的遼寧方大集團的產業橫跨鋼鐵、碳素、醫藥和商業等眾多領域,方威也成為了傳奇人物。
2020年2月26日,以41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386位。
有人說“只要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起來”方威用他的智慧和眼光找到了這個創業的“臺風口”,他縱身一躍締造了方大集團的輝煌。
方威目光如炬,瞄準了國企瀕臨破產的時機,極有魄力傾盡所有資產進行收購,為他的人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僅僅是找到“臺風口”并不能成功,還要有縱身一躍的勇氣和聰慧機智的翅膀,跳的下,飛的起。方威的成功,眼光、膽識、智慧缺一不可。
“吃水不忘挖井人”方威對于曾經給予自己幫助的人們,無論是街坊鄰里還是底層工人,他都“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他在意的不只是企業財務經營狀況,他更在意企業員工的發展,尤其是工廠工人們的福利待遇,他自稱是“工人的兒子”。
“工人的兒子”
一次公司聚餐,劉經理不解的看向方威,提出自己的疑惑,“方總,咱們公司這些年一直很注重工人的福利待遇,年終獎的“現金墻”更是名聲在外,您是怎么想的?”
方威說:“我是工人的兒子,從小鄰居工人們都對我很好,我父親是工人,我也做了好些年工人,工人的辛苦我都懂,咱們做企業不能讓員工吃虧,我個人少賺點不要緊。
等我老了干不動了,我還要把公司交給國家,黨和政府給了平臺,我必須要回報國家,所以方大集團收購企業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飯桌上,員工們都拍手叫好,更是有幾位老員工眼圈泛紅。
方威繼續說:“就像我在會議上強調的,咱們在做好生產工作的同時,更要保證基層員工的生活質量,不能一味的從員工身上省成本,這樣會動搖公司的根基。畢竟公司要想做大做強,離不開員工的不懈奮斗。”
員工們頻頻點頭,心里充滿了溫暖,手上也有了干勁。
方威在工人中一直有很好的口碑,在他們眼里,方威是一個大方慷慨,有人情味,重情重義的好老板。
結束語
方威出身貧苦,少有大志,吃百家飯,成棟梁材。他從工人中來,到工人中去,他把錢看的很輕,把人看的很重。他是企業家,是富豪,但更是“工人的兒子”。
他最為難能可貴的是“茍富貴,勿相忘”的赤誠,他能掏出6億給工人發年終獎,也能在地區有難的時候捐款賑災,他說自己是“工人的兒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
財富的多少似乎并未改變他善良的內心,我們看到富豪方威體恤員工、扶危救困,堅守本心,不為名利誘惑而迷失。
未來的方威又會帶給我們哪些故事呢,讓我們把這支筆交給時間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