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財經委:建議建立政府償債備付金制度

日期:2023-06-30 11:58:3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隨著地方自行試點項目收益專項債規模不斷擴大,項目收入構成更為復雜,主要靠專項收入平衡還本付息。加之此類項目主體多為企業,項目收益管理有待加強。設立專項債償債備付金專戶,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資金,保障兌付需要。”東部省份某地市財政局人士稱。

一些地方的償債備付金制度并不局限于專項債,并設定了具體比例。湖北省的文件提出,政府舉借債務應當嚴格落實償債資金來源,合理制定償債計劃,建立政府償債備付金制度,確保政府債務還本付息。償債備付金占本級同期政府債務余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

科學確定中長期地方政府債務規模

報告認為,2022年中央決算情況總體是好的,符合預算法規定。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項目績效自評質量不高;部分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基層財政運行比較困難;一些地方市縣債務風險較高,新增隱性債務仍有發生;財經紀律執行不夠嚴格等。

報告建議,要積極回應代表和委員關切,研究在決算草案中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分地區情況表。

報告建議,指導地方扎實做好項目庫建設和前期準備工作,提升債券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結合對經濟發展趨勢和地區財政收支狀況的跟蹤研判,科學確定我國中長期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和分地區債務限額水平。

之所以如此建議,是因為三年來地方政府債務增長較快,由此導致法定政府債務率也水漲船高。財政部數據顯示,2014年-2019年五年期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僅增長5.9萬億。但2022年末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35.1萬億,相比2019年增長了13.8萬億。后續如果繼續保持每年4.5萬億左右的新增額度,地方政府債務率還將繼續攀升。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應對疫情沖擊的必要舉措。三年疫情沖擊之下,企業部門新增投資意愿不足,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衰退,在此背景下,只有政府部門加杠桿才能穩定總需求、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進而為穩就業、穩定社會預期等創造條件。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全厚建議,應適當上調地方政府債務率預警線。由于近年地方賣地收入下降,當前地方政府債務率整體上已高于120%的預警線,局部地區地方政府債務率更高。在此情況下,隱性債務顯性化的空間不大,建議可適當上調地方政府法定債務率預警線,比如上調至150%。根據預算法,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主要用于項目投資,形成能夠為國民經濟長期服務的實體資產,主要風險是流動性風險。

所謂政府債務率是政府債務余額和當年綜合財力(綜合財力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的本級收入、中央轉移支付等)的比值,反映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定的債務率控制標準參考值是90%-150%,目前我國選擇的警戒線標準是120%。

報告還建議,要穩步推進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法定債務合并監管。嚴禁通過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鋪新攤子,對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要嚴肅問責。強化對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的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進一步加強市場化、法治化債務違約處置機制建設。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