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敢訓兒子一樣對待萬歷皇帝,多虧了明代有這個制度!

日期:2023-04-04 11:29:0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雖然明代皇帝學習制度己非常完善具體,且便于執行,但經筵、日講開講與否的主動權基本掌握在皇帝手中,具有很強的主觀隨意性。像最愛玩的正德皇帝,即位初即“自開講以來不時傳旨暫免,計一月有余,進講之數才得九日而己”。他在位時的大多數時間連朝政大事都不大理會,更不用說御經筵曰講,參加學習活動了。

明朝的大臣們也都不愿意當講官,因為學生是皇帝,放不開手腳來教學,只有一些時代例外。如萬歷時的張居正,《明史紀事本末》上有這樣的記載:“初,上在講筵,讀《論語》‘色勃如也’,誤讀作‘背,字。居正忽從旁厲聲曰:‘當作勃字’。上悚然而驚,同列皆失色。”上日講課的時候,萬歷不小心讀錯了一個字,被張居正當成兒子一樣指責,不敢哼一聲。

但說到底,這些講官只是皇帝的臣子,師道和君道哪個更重要也沒有形成定例。像景帝的時候,“開經筵,以寧陽侯陳懋、閣臣陳循、高榖知經筵,閣臣商輅等為講官,每值講畢,輒布金錢于地,令諸臣競拾,獨高文義以老不能俯仰,遂無所得,同列代拾以貽之”,把錢扔到地上給老師們哄搶,絲毫不尊重師道,教學的質量也由此可知了。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