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吊腳樓模型。 張旭 攝
董紅梅表示,從2018年起,住建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設計下鄉”工作,引導支持規劃、建筑、景觀等領域設計人員下鄉,服務于鄉村建設。各地也積極響應,建立專項工作機制,組建專項技術團隊,完善激勵和保障政策,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培養了一批了解鄉村、熱愛鄉村、服務鄉村的設計人員。
圖為展示現場。 張旭 攝
董紅梅透露,在總結各地“設計下鄉”實踐經驗基礎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第一批設計下鄉可復制經驗清單,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關于新時代支持和引導設計下鄉的意見,“以期推動更多設計人員走進廣袤的鄉村,讓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論文和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具有同等價值”。
圖為活動現場展示的民居模型。 張旭 攝
在當天的活動現場,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張其悅介紹說,近年來,重慶市先后出臺引導和支持設計下鄉的一攬子政策文件,深入推進建筑師、規劃師、工程師和藝術家“三師一家”設計下鄉,發揮“三師一家”的專業優勢,為鄉村建設問診把脈。
圖為活動現場展示的民居模型。 張旭 攝
張其悅表示,目前,重慶儲備了“三師一家”設計下鄉人才500余名,建立了“設計下鄉”工作室37個,人才隊伍逐步壯大。此外,重慶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引導支持“設計下鄉”服務2萬余人次,編制農房建設示范圖集75套,整治提升農村舊房22.8萬戶,創建美麗庭院9.3萬個,掛牌保護185個傳統村落,實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43個,啟動30個美麗宜居示范鄉鎮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