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廢除丞相制度

日期:2023-05-23 12:06:3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所以,當蔣琬在日后提出要以水路伐魏的主張后,費祎就跳出來反對,而且反對的人還不少。再加上蔣琬病情越來越重,這事兒最終也沒有得以實施。

同一陣營里的兩個人依然互相掣肘,劉禪看人也挺準呀!

從以上的官員任命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目的很明確: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這雖說是作為一個皇帝理所應該考慮的問題。但是,在勢力強大的荊州集團面前,想廢除丞相,也得找個合適的理由。

對于劉禪而言,理由非常充分!

劉禪十七歲繼位,到諸葛亮去世這一年,已經二十八歲了。關鍵是:他始終沒有親政!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皇帝都沒有不親政的理由了。與他年齡相仿的魏文帝曹睿當時已經干得有模有樣了。

2、收回人事大權,不再需要他人輔佐

這一點是諸葛亮當丞相時,最令劉禪不舒服的事兒。

360度無死角指派責任人。《出師表》中,共提到七個人:郭攸之、費祎、董允、陳震(丞相府尚書)、張裔(丞相府長史)、蔣琬(丞相府參軍)、將軍向寵。

這是在給劉禪上“緊箍咒”呀,什么事兒用哪個人,竟然能細致到這個程度。更過分的是,人員全部來自是丞相府。到底是皇帝權力大,還是丞相權力大呀?

推薦蔣琬為丞相的繼承人。諸葛亮曾經給劉禪寫了封密信說:“如果有一天我有什么不測,可以把所有事兒都托付給蔣琬。”

這事兒的真偽現在有爭議,如果是真的,那諸葛亮可真的有點越界了。劉備可以在永安將劉禪托付于諸葛亮,名正言順。可是,你作為丞相要故伎重演這一幕,當皇帝的心里能舒服嗎?

退一萬步講,當年劉備也是指派了兩位輔政大臣,除了諸葛亮(荊州集團)還有李嚴(東州集團),至少可以相互制衡一下。現在,就指定一個接班人,不又是一個大權獨攬的人嗎?

這件事兒的結果就是:當蔣琬死后,劉禪立刻親政!

這么對比一下,諸葛亮死后,劉禪已經是非常“善待”他了。

所以,劉禪收回人事大權是必須要做的事兒,任命吳壹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3、紀念諸葛亮,蜀國只有諸葛丞相

這是一個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劉備死前要劉禪“以父事之”,在諸葛亮輔政的這十一年里,劉禪對他也確實是畢恭畢敬。

現在,諸葛亮已故,讓丞相一職和他一起作古,是對他最高的評價和肯定。即使荊州集團有多么的不情愿,也只能默認這個事實。

從這里也看出,這位“扶不起的阿斗”能坐擁西蜀四十一年之久,雖然談不下什么雄才大略的人主,也絕不簡簡單單地是“樂不思蜀”這樣的平庸之輩。

這或許就是他最終能夠善終的主要原因吧……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