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Zoom Video于2011年在加利福尼亞州成立,并于2013年開始全面運營其“Zoom”網絡視頻會議系統。隨著越來越多的工作場所數字化,該公司的用戶群體不斷擴大。
Iijima表示:“大約在2018年左右,我們的客戶支持部門開始收到一些關于網絡會議系統的詢問,這讓我們感到困惑。” Zoom Corp.要求Zoom Video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家美國公司的回應很慢。
在這場持續不斷的爭議中,COVID-19大流行導致Zoom Video服務的使用量急劇增加。根據Zoom Video官方博客的說法,參與者數量從2019年12月的每天約1000萬人次增加到2020年4月的約3億人次。這家日本音頻設備制造商表示,他們收到了許多詢問,導致他們的品牌與Zoom Video混淆。Zoom Corp.在2020年4月向Zoom Video發出了警告信。
Zoom Video于2020年試圖在日本獲得商標,但遭到了專利局的拒絕,因為它與Zoom Corp.的商標相似,并且兩家公司的談判于2021年1月開始。
在談判期間,Zoom Video提議通過金錢解決問題。然而,Zoom Corp.對此表示不信任,Iijima表示,他的公司“繼續受到不真誠的對待”。這家日本公司繼續要求將網絡會議服務更名,但談判破裂。
商標律師指出:“日本審判中最大的爭議點是兩家公司的商標是否相似。”根據法庭文件,Zoom Video聲稱這兩個商標并不相似,因為Zoom Corp.的商標采用了設計字體而不是標準字體。
在許多國家中,這場爭端在知識產權方面對這家日本公司更有利。Zoom公司的律師表示,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幾個國家的知識產權機構拒絕了Zoom Video的商標申請,因為它與Zoom公司的商標相似。在阿曼,當局要求Zoom Video更改其商標申請中的徽標。
然而,在日本,情況變得更加復雜。第三家公司也卷入了這場爭端,這家公司是總部位于東京的Tombow Pencil。
Zoom Video在提交給東京地方法院的文件中指出,Tombow Pencil在Zoom Corp.注冊商標之前,早在2000年就已經獲得了“ZOOM”標志的商標。Tombow Pencil長期以來一直銷售各種圓珠筆和該品牌的自動鉛筆。如果Tombow Pencil擁有專門用于文具的商標,那么它與Zoom Video-Zoom Corp.的糾紛就沒有關系。然而,由于Tombow Pencil注冊的商標類別中包括計算機程序,這個商標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據稱,Tombow Pencil注冊了這個名稱,因為當時他們正在考慮開發一款電子手寫筆。
因此,在日本,Zoom Corp.和Tombow Pencil的商標在同一個商標類別中共存。因此,Zoom Video辯稱,“專利局在審查Zoom Corp.商標時確定,它(不能讀作‘Zoom’)具有獨特的外觀。”他們的邏輯是,由于Zoom Corp.的商標具有顯著性,而Zoom Video的商標并不相似,所以不存在商標侵權。
此外,根據Zoom Video于2021年10月向日本特許廳提交的文件,他們已經要求Tombow Pencil轉讓商標權,并目前正在進行談判。如果Tombow Pencil的商標轉讓給Zoom Video,那么他們可能會在與Zoom Corp.的法律訴訟中占據優勢。而Tombow Pencil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Zoom"這個名字現在已經非常知名,幾乎成為視頻會議系統的代名詞,但目前還不清楚這場法律糾紛將如何發展。一些專家表示,這場斗爭的復雜性源于日本的商標類別未能跟上技術變革的步伐。
商標注冊使企業能夠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其他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區分開來。當服務或產品的名稱或標識在日本專利局注冊時,被稱為商標權的知識產權就會得到承認并受到法律保護。根據國際標準,有45個注冊類別,但每個類別的具體商品和服務因國家或地區而異。
Zoom Video-Zoom Corp.之間的糾紛涉及"第9類",該類別包括計算機、電子設備等。在該類別中,尤其是涉及個人電腦相關的計算機程序和電子設備領域,存在問題。
根據日本專利局的規定,除了一些硬件和軟件之外,該領域還包括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這個領域相當廣泛,允許在第9類下注冊各種產品的商標。原則上,同一類別中只允許使用一個商標名稱。例如,即使筆記本電腦的鼠標和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的鼠標用途完全不同,如果鼠標和計算機應用程序的制造商想在它們的產品中使用相同的名稱,只有一家公司可以獲得商標,取決于哪家公司首先申請。
自1992年以來,日本專利局制定了內部規則,將與個人電腦相關的電子硬件和一些軟件歸入同一領域,當時數字化程度較低。然而,隨著許多產品的數字化,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在爭奪這一類別的商標。
有專利律師兼商標法專家表示:“太多的產品受到該制度的約束,這是專家們擔心的一個問題。”一位日本專利局官員表示:“如果這種擔憂加劇,我們可能會修改內部[分類]規則。”
這場爭端涉及到不同的公司,一家日本音頻設備制造商、一家歷史悠久的文具制造商以及一家新興的美國科技公司,可能會促使日本商標注冊制度進行改革。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