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促進治理看實踐

日期:2023-09-13 15:21:4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7月初的一天,夏日炎炎,岳陽市屈原管理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繆某在現場調度公交場站擴建工程,汗水浸透衣背也渾然不覺。

回想起去年此時的處境,繆某內心百感交集,“當時一度懷疑工作意義。”原來,2022年7月,屈原管理區紀委監工委接到舉報稱,繆某在公交站擴建、組建和場站擴建工程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使相關項目遲遲難以啟動,還為了個人私利與客運公司負責人發生沖突,并擅自免去對方職務。

屈原管理區紀委監工委迅速對舉報進行核查。通過多方取證,查實該舉報內容不屬實,并及時對繆某進行了書面澄清正名,讓原本情緒低落的繆某感受到了組織的“撐腰鼓勁”,干事創業底氣更足了。

為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和保障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2021年7月,湖南省紀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湖南省紀委監委機關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試行)》),印發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

澄清正名工作不僅需要精準把握政策,還需要為擔當者擔當的勇氣和智慧。實踐中,湖南省紀委監委逐漸探索形成“三只三不”原則——只澄清失實具體問題,不對澄清對象作全面評價;只闡述核查結果,不陳述核實細節;只在批準范圍內澄清,不隨意擴大澄清范圍。澄清方式更為靈活,由書面澄清為主,到通過會議、當面、通報等多種方式進行。兩年來,全省共澄清失實檢舉控告574件628人,查處誣告陷害31件65人。

自《實施辦法(試行)》出臺以來,湖南各地積極開展澄清工作。長沙、岳陽、婁底、郴州、衡陽、益陽、湘西等市州相繼出臺實施意見和操作辦法,有的地方將開展澄清正名工作納入年底信訪工作考核,定期通報失實舉報典型案例;有的地方還配套出臺了查處誣告陷害和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措施。

湘潭市先后制定《湘潭市處置誣告陷害行為實施辦法(試行)》《關于紀檢監察機關保護激勵干部敢為十二條措施》,衡陽市雁峰區出臺《推行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實施辦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紀委監委建立“容、澄、查、訪”并舉的工作機制……在湖南省紀委監委指導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制度探索。

實踐中,湖南注重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業務指導,既鼓勵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大膽開展澄清工作,也注重防止澄清手段的濫用,審慎選準澄清事項,避免將紀檢監察業務范圍外的事項納入澄清范圍。同時,該省紀委監委指導各級紀委監委正確處理舉報、錯告與誣告的關系,精準區分不實舉報和誣告陷害行為,強化部門協作,健全紀檢監察與司法機關聯動配合工作機制,著力破解誣告陷害發現難、取證難、打擊難問題。

目前,湖南省紀委監委正結合全省兩年來開展澄清工作的實踐廣泛征求意見,將修訂出臺正式實施辦法,進一步提升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水平。

以點帶面、更實更細,暖心回訪讓“掉隊”干部趕上來

“剛受到處分時,我情緒比較低落,工作中也有心理負擔。這次回訪教育幫我調整了心態,讓我卸下了思想包袱。今后,我一定積極擔當作為,回報組織的關心關愛。”7月19日,在益陽市南縣中魚口鎮五福村村務議事室,南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和中魚口鎮紀委書記再一次上門對受處分村干部李某某開展回訪教育時,李某某由衷地說。

此前,李某某因違規使用村集體資金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受到處分后,李某某心中沮喪又懊悔,背上了沉重思想包袱。經過組織的多次回訪教育,李某某消除了思想顧慮,重新回到積極主動的工作狀態。

對受處理處分干部,益陽市紀委監委注重教育轉化,做好回訪教育工作。制定關于對受黨紀政務處分人員實行回訪教育的暫行辦法,建立回訪教育工作臺賬。重點回訪適用第三種形態處理的人員、因工作失職失責被問責的人員、受處分后仍在重要崗位任職的人員等。及時將回訪教育情況反饋給受處理處分黨員干部所在單位,作為干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如今,消除顧慮的李某某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和村干部們一起,帶領村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動發展家庭農場、蓮藕種植等產業與鄉村旅游業。

益陽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已回訪受處理處分黨員干部404人次。同時,注重強化黨員干部的教育監督、深化清廉建設、全面實施政治生態強基工程等,強化責任落實、推動作風轉變,為營造良好干事創業環境夯基固本。

在懷化市,開展回訪教育也在扎實推進。懷化市紀委監委按照“誰處分誰回訪”的原則,對受處理處分人員進行回訪,開展紀法教育,做好受處理處分人員的心理疏導,幫助其實現心態轉變、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

之前,懷化市將因工作失職等被追究責任的人員作為回訪的重點。今年,在常規回訪基礎上,啟動了對因履職不力受處理處分人員的專項回訪,市本級對2020年以來此類受處理處分人員逐一進行回訪。目前,懷化市紀委監委已專項回訪該類人員43人。

為進一步規范回訪教育工作,湖南省紀委監委制定《湖南省紀檢監察機關對受處分人回訪教育工作辦法(試行)》,明確了目標任務、工作方法、結果運用等,讓受處分人變“有錯”為“有為”,讓“掉隊”干部重振精神再出發。省紀委監委要求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時將回訪情況向受處理處分干部所在黨委(黨組)反饋,將回訪意見納入廉政檔案,并提供給組織人事部門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督促相關單位將影響期滿后的受處分人員納入正常的年度考核、選拔任用范圍。督促相關單位以案為鑒,查找制度、機制、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并切實整改,將回訪教育與主體責任落實、處分決定執行、日常監督檢查、以案促改促治、干部考核評優相結合,達到“回訪一人、教育一群、影響一片”的效果。

容錯糾錯、激勵擔當,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容錯糾錯是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制度中的重要內容,釋放了支持改革創新、鼓勵擔當干事的鮮明信號。

“項目前期遺留問題妥善解決了嗎?建設過程中是否還遇到其他困難?風險防控措施落實得怎么樣?”今年以來,湖南湘江新區紀檢監察工委風險備案工作專班走進多個工地,開展風險備案工程項目跟蹤監督,督促落實風險防控舉措。

2020年底,湘江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出臺了《關于開展容錯糾錯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從內容上明確了“容”的界限,暢通改革創新風險備案與容錯免責減責機制銜接渠道,將風險備案情況作為容錯的重要依據,鼓勵開拓創新、擔當實干。當事人可以對相關風險提前預判、報告,并預設處置預案,紀檢監察工委在接到備案后,進一步分析研判,指導風險預防工作,給勇于創新的干部吃下“定心丸”,提升了干部盡職免責的預期。

但是“寬容”不等于“縱容”,在開展容錯糾錯工作中,湖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注意跟進監督、加強指導,堅決防止容錯免責減責機制成為違紀違法、失職瀆職的“擋箭牌”。

湘江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全流程監督指導風險備案工作,對已備案事項進行跟蹤問效,護航新區改革發展。“風險備案絕不是‘一備了之’,對已備案的事項,我們及時跟蹤了解項目進展,強化全過程監督,督促積極履職,努力糾正偏差,必要時可以撤銷,確保改革不亂、創新不偏。”湘江新區紀檢監察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湖南各地,容錯糾錯的制度實踐正在積極開展。今年4月,湘潭市紀委監委出臺《湘潭市紀委監委機關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實施辦法(試行)》,涵蓋工作原則、適用對象、容錯糾錯程序、結果運用等內容,對干部開具7條予以容錯的“正面清單”和7條不予容錯的“負面清單”。對予以容錯免責減責的干部,明確在征求黨風廉政意見過程中,回復意見不受影響,保護和調動干部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近日,湘鄉市原交通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劉某某面對市紀委監委干部的回訪,談起幾個月前自己受到的處理,依然感到組織的溫暖。

受處理還心存感激,為何?原來,2021年,該工程部負責金藪鄉等鄉鎮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工作,當年4月底,該公司將報批資料提交省住建廳審核,因系統原因一直未能獲批。為確保按期完成工作,工程部部長劉某某在土地報批手續未獲批準的情況下,先行進行污水處理廠建設,該行為受到湘鄉市自然資源局的行政處罰。

作為黨員干部,劉某某未批先建的行為該不該受黨紀處分?對該問題線索進行處置時,存在不同聲音。最終,經過全面核實了解,大家統一了思想。“經查,劉某某為完成重點項目搶抓工期未批先建,出發點是為了工作,事后也及時補齊相關手續,適用容錯糾錯實施辦法中相關條款。”湘鄉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三個區分開來”,對劉某某進行批評教育處理,免予紀律處分。

湖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繼續加強統籌協調,充分凝聚各方工作合力,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改革創新的干部護航,為遭受不實舉報和誣告陷害的干部澄清,幫助受處理處分干部重新振奮起來,著力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積極向上的干事風氣,推動全省形成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生動局面。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