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一課”制度是怎么來的?

日期:2023-09-11 14:44:34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之后,在艱難困苦的革命斗爭中,我們黨始終重視加強黨支部的組織建設,堅持在各級黨組織推行黨內教育的做法。1931年5月,《全國組織報告的決議案》就提出,各級黨組織要組織列寧讀書班。1932年10月,中央宣傳部在有關文件中,要求開設短期訓練班、流動訓練班、列寧小組、為特殊問題的讀書會或研究會,幫助新黨員了解黨的理論和主張,實現理論武裝。

油畫《古田會議》 何孔德 1972年作

1939年5、6月間,時任中央組織部部長陳云發表《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黨的支部》等文章,系統闡明黨員的標準、支部的基本任務和地方組織如何領導支部等問題,要求黨員做到終身為共產主義奮斗,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遵守黨的紀律,嚴守黨的秘密,百折不撓地執行黨的決議,努力學習,做群眾的模范;要求黨支部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和教育黨員的學校,并在各項工作中起領導作用。同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提出了“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為黨內生活的制度建設開辟了一個新境界。

1940年10月,中央宣傳部發布《關于各抗日根據地內黨支部教育的指示》,明確要求開展黨章和中國革命政治常識學習,規定黨小組必須兼具學習小組的作用,“每月一次至二次小組會議作為學習會”等。這個指示,是我們黨開展黨課教育的第一個指導性文件。在延安整風期間,中央出臺《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強調加強組織紀律性、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參加黨組織生活。在這個時期,毛澤東等黨的領導人多次到中央黨校和抗日軍政大學作報告,給黨員干部、學員講黨課。這表明,“三會一課”制度已經初步確立, 并在實踐中很好地得到貫徹執行。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