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同意30年期國債期貨注冊
證監會近日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30年期國債期貨注冊。下一步,證監會將督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做好各項工作,保障30年期國債期貨的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中金所同時發布通知,《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交易細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風險控制管理辦法》(修訂版)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合約交割細則》(修訂版)已報告中國證監會,現予以發布。以上合約、細則自2023年4月21日起實施。
華為全面升級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在4月16日周日舉行的2023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高階智能駕駛系統ADS 2.0,該系統基于道路拓撲推理網絡進一步增強,不再依賴高精地圖,即使無高精地圖也能看懂路,紅綠燈等各種道路元素,無地圖的情況下也能駕駛。
這些公告不能錯過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左右
貴州茅臺(600519)4月16日晚間公告,經公司初步核算,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91.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左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5.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左右。
云天化: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減少5.20%
云天化(600096)4月16日晚公告,公司預計2023年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60億元左右,同比減少5.20%。由于下游市場需求減弱,聚甲醛、黃磷等產品價格同比下降,公司聚甲醛、黃磷產品毛利水平有所下降。
上海機場:3月浦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346.66%
上海機場(600009)4月16日晚公告,3月浦東國際機場飛機起降量32215架次,同比增長100.44%;旅客吞吐量360.05萬人次,同比增長346.66%。3月虹橋國際機場飛機起降量22397架次,同比增長173.17%;旅客吞吐量339.8萬人次,同比增長279.25%。
華海藥業: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加約15%到38%
華海藥業(600521)4月16日晚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2023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在1.59億元至1.90億元之間,同比增加約15%到38%。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加大新產品的銷售力度,公司銷售穩步增長。公司同日公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39.24%。
東軟集團:2022年虧損3.43億元
東軟集團(600718)4月16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為94.66億元,同比增長8.37%;虧損3.43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1.7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華工科技:一季度凈利潤3.08億元,同比增36.34%
華工科技(000988)4月16日晚公布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26.65億元,同比降6.76%;凈利潤3.08億元,同比增36.34%。基本每股收益0.31元。
瑞聯新材:2022年凈利潤2.47億元 同比增2.82%
瑞聯新材(688550)4月16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4.8億元,同比下滑2.96%;歸母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2.82%;基本每股收益2.52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2.00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股。
云南銅業:2022年凈利潤18億元,同比增178.63%
云南銅業(000878)4月16日晚公布年報,2022年營業收入1349.15億元,同比增6.18%;凈利潤18.09億元,同比增178.63%。基本每股收益1.0348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元(含稅)。
瑞瑪精密:一季度凈利預增28.35%-54.61%
瑞瑪精密(002976)4月16日晚公布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凈利潤2233.53萬元-2690.3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35%-54.61%。報告期內,主要得益于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領域業務的增長,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22年5月,公司收購廣州市信征汽車零件有限公司51%股權,因此,報告期較上年同期的合并報表范圍增加了該公司,該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對報告期有正面貢獻。
香農芯創:2022年凈利潤3.14億元,同比增40.15%
香農芯創(300475)4月16日晚公布2022年年報,營業收入137.72億元,同比增49.61%;凈利潤3.14億元,同比增40.15%;基本每股收益0.75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40元(含稅)。
嘉友國際:2022年凈利潤6.81億元,同比增98.57%
嘉友國際(603871)4月16日晚公布2022年年報,營業收入48.29億元,同比增24.21%;凈利潤6.81億元,同比增98.57%;基本每股收益1.46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元(含稅),每10股以資本公積金轉增4股。
深圳新星:對六氟磷酸鋰和氟化鋰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2022年業績預虧
深圳新星(603978)4月16日晚公告,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200萬元到-4200萬元,與上年同期同比,將出現虧損。自2022年12月以來,六氟磷酸鋰及其原材料氟化鋰市場價格下跌,截至2023年1月底六氟磷酸鋰和氟化鋰的市場價格高于2022年期末存貨成本價格,公司預計后續市場價格將逐步止跌企穩,因此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從2023年3月開始,六氟磷酸鋰及氟化鋰價格進一步下跌并且已低于公司期末結存成本,基于謹慎性原則,結合公司存貨的預期銷售情況,公司對六氟磷酸鋰和原材料氟化鋰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5992萬元,導致公司2022年度業績虧損。
龍宇股份:國華人壽擬減持公司不超過2%股份
龍宇股份(603003)4月16日晚公告,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三號(以下簡稱“國華人壽”)持有龍宇股份無限售流通股2523.8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27%,來源于2016年公司非公開發行認購股份。國華人壽擬自本次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804.89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電魂網絡: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4.23%公司股份
電魂網絡(603258)4月16日晚公告,公司副總經理郝杰擬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不超過56.58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0.2302%。股東鄭錦栩擬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不超過491.53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股東吳文仲擬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不超過491.53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公告內容摘自e公司App)
券商今天關注什么
中泰證券:
策略:當前中國AI領域的發展仍不成熟,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除了在應用層有一定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外,在算力層、算法層和數據層等方面都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風險。基于倒逼邏輯,未來這些領域對于安全自主可控的需求也相對更高,或存在潛在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
交運:中國航空業加速復蘇,不僅將現疫后盈利大年,更將迎來“中國航空超級周期”。票價市場化逐步充分,票價回歸供需決定,中國航空業將迎票價中樞上升,推動航司盈利中樞上升,高景氣的持續性將超市場預期。航空長期偏見巨大,分歧越大超額收益越大,戰略布局航空正當時。維持中國國航、吉祥航空、中國東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增持”評級。
責編:萬健祎
校對:楊立林
2023證券時報創投金鷹獎暨創業企業新苗獎評選正式啟動
↓↓↓
乘全面注冊制東風,證券時報官網全新升級
隆重上線“信披+”頻道↓↓↓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