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可從五大方面進一步推動制度型開放

日期:2023-04-20 11:45:4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粵港澳大灣區應著力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比重

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已成為我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趨勢。廣東處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方面還應該做什么?

對于現場觀眾拋來的這一問題,黃奇帆表示,廣東毗鄰港澳,是中國最為開放的地方之一。在他看來,廣東可以從五個方面進一步推動制度型開放——

第一,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黃奇帆說,香港是亞洲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同時還是專業服務中心。廣東的金融、貿易都很強,但專業服務這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這說明“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是建設貿易強國的內在要求。“在這個意義上看,廣東應該把服務貿易搞上去。”他說。

第二,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比重。黃奇帆解釋說:“服務貿易講的是跟國際做的服務,生產性服務業是講國內的服務業。我們現在國內服務業中大約80%是生活性服務——比如理發、沐足等等,這些都是短流程的、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他表示,生產性服務業具體有十個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生產性服務業統計分類(2019)》,生產性服務業的范圍包括為生產活動提供的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貨物運輸、通用航空生產、倉儲和郵政快遞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節能與環保服務,生產性租賃服務,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與職業教育培訓服務,批發與貿易經紀代理服務,生產性支持服務等十大方面。他指出,圍繞生產性服務業,我們只做到了占整個服務業的20%至30%,怎樣使其占比提高至50%,這將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需要考慮的事。

第三,進一步提升廣東的制造業占比。廣東是中國的制造業高地,從為國家作貢獻的角度看,要進一步提升廣東的制造業占比。

第四,在科研創新方面,不論是生物醫藥、“雙碳”產業,還是新能源汽車或者智能汽車等領域,廣東在創新賽道上的這些新產業、新的增長極要為全國作出示范。

第五,廣東要突出深化粵港澳合作,高水平謀劃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奇帆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趨勢上要比世界另外三大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更勝一籌。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