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創新激活力 開放高地起高峰(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從實物工作量看“十大戰略”調研行)

日期:2023-05-05 11:38:4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4月26日下午,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涉外法庭里,正開展一場特殊的涉外案件審判。

這是一場云端審判。案件雙方當事人一位在天津出差,一位身在荷蘭,通過顯示屏,雙方“屏對屏”出席,審判順利進行,爭端得到及時解決。

作為我省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2021年年底掛牌,是中部地區首個自貿試驗區法院。作為基層人民法院,根據批復負責管轄鄭州市(不含港區)所有1000萬元以下的一審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并設立涉外商事審判庭,成為河南自貿試驗區打造制度型開放高地的重要支撐。

“自貿區法院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對涉外案件的審判。”調研中,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云端法庭”,依托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優勢,法院也圍繞涉外案件審判作出多項機制創新,為打造法治化環境探索更多新路徑。

貨物滯箱費、堆存費誰來承擔?如何推動合同正常履約完成?當日,在該院的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調解中心里,一場針對河南與香港兩家企業間的調解正在進行。經過調解員前期多輪溝通,雙方已達成初步調解意向,正在磋商具體調解方案。

不同于審判,調解更傾向于拿出一個讓雙方都較為認可的解決方案,提高了群眾對糾紛解決的滿意度。

“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調解中心是我們與省貿促會調解中心合作成立的調解機構,是解決涉外商事爭議的重要創新機制之一。”自貿區法院涉外商事審判庭副庭長宗曉曉介紹,在案件辦理中,涉外糾紛解決難度普遍較大,而調解方式受限少、磋商空間大,通過調解員公正、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服務,中外當事人尤其是發展中的企業,更能感受到良善的法治氛圍。

截至目前,自貿區法院已累計受理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141件,審結86件,案件涉及美國、德國、英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涵蓋進出口貿易、國際物流、勞務派遣、合同糾紛、股權糾紛等領域,成為維護中外企業權益、助力河南外經貿發展的重要平臺。

當前,河南自貿試驗區內經營主體活躍,產業轉型加快,高端產業聚集,大批知識產權成果不斷涌現。業內人士認為,法治是市場經濟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自貿試驗區不斷優化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既為市場競爭托起“公平秤”,也為各類企業拉起“防護網”,極大增強了各類經濟主體創業創新創造動力。

目前,自貿區法院涉外商事審判庭建設已納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2.0版建設實施方案》,成為我省推進制度型開放的重要一環。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我國涉外法律制度框架下,該院將持續探索建立實操性強的涉外司法程序規則和工作指引,不斷優化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為河南高水平開放助力。

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 企業享惠RCEP市場

□本報記者 孫靜

“得益于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我們幫助日本的買家減免了近一半的關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進一步穩定了公司的出口業務。”4月27日,河南省迷王制衣有限公司外貿業務負責人郭佳說。

當日,位于平頂山市魯山縣的迷王制衣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趕工。今年一季度,憑借RCEP帶來的關稅利好政策,該企業大力拓展市場,拿到了來自日本客戶的大訂單,為企業全年外貿發展打下了堅實支撐。

積極對接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打造與世界接軌的經貿環境,是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自去年年初實施,是當前涵蓋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協定。

“去年以來,我省加快對接RCEP先進經貿規則,通過有效運用RCEP原產地證書、原產地累積規則等利好政策,助力企業在RCEP成員國區域大市場內合理布局供應鏈、產業鏈,進一步提升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抗壓能力和穩定性。”鄭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說。

對于國際經貿新規則帶來的利好,郭佳有著明顯的感受。迷王制衣是一家主要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企業原材料進口市場和產品出口市場均在日本,“以前,由于公司產品使用的原料全部是日本造,產品就無法拿到標明中國制造的原產地證書,客戶購買時要付近20%的關稅。”她說,通過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日本為RCEP成員國,公司從日本進口的原料就視同為國產原料,因此產品順利申請到了原產地證書,幫助客戶享受到了近一半的關稅減免。

鄭州海關有關人士介紹,在RCEP所涵蓋的區域大市場內,關稅減免范圍廣、幅度大。為推動更多企業切實享惠,去年以來,我省通過政策宣傳、組織培訓等,極大提升了全省外貿企業對協定的知曉率、運用率。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共為RCEP項下1.72億元貨值進口商品減免關稅195.1萬元,為出口企業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6456份,貨值27.7億元。

為全方位對標對接RCEP經貿規則,打造全省開放新高地,今年1月底,我省印發了《建設河南省RCEP示范區工作方案》,充分發揮河南自貿試驗區開放載體優勢和制度創新優勢,在鄭州片區打造全省首個RCEP示范區。

在推進建設上,示范區圍繞擴大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強化雙向投資、平臺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目標提出了18條具體舉措,力爭到2025年,積累一批可推廣復制的先進經驗,吸引一批RCEP國家優勢企業和優質項目落地,與國際規則、規制、標準和管理的銜接更加緊密,在全省的開放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得益于政策利好的不斷釋放,我省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往來更加密切。

今年一季度,全省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642.8億元,同比增長12.8%,高于全省外貿平均增速。來自RCEP成員國的優質食品、紡織原材料、醫療器械等紛紛進入我省,更多河南生產的手提箱包、塑料制品、紡織服裝等產品進入日本、泰國、印尼等國家市場,豫企新市場開拓成效明顯,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往來對全省外貿的拉動能力也不斷增強。

引領E貿易機制創新 藥品“海淘”蹚出新路子

□本報記者 孫靜

打開手機,通過“全球匯”平臺下單一瓶香港生產的薄荷護表油,2分鐘后,藥品即完成通關,信息顯示快遞公司從河南保稅物流園區醫藥倉庫內取貨,同城當天就能送達。

制度型開放的要義之一,是推動規則、規制、機制創新。作為我省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戰略的重要實踐,國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的順利運行,使河南再次成為引領E貿易規則機制創新的“弄潮兒”。

4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鄭州E貿易核心功能集聚區,采訪試點運營情況,親身體驗了一把通過跨境電商方式購買進口藥品,“快好省”是最大的感受。鄭州新區海關副關長閻紅解釋了背后原因。

快,是因為試點打通了國內消費者購買進口藥的新途徑,即從國外藥廠直接到消費者手中,跳過了一般貿易方式中的藥品總代理、經銷商、銷售商等多個中間環節。

好,在于多部門監管要求,最小包裝藥品要貼上一個二維碼“身份證”,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可隨時掌握藥品、通關、物流信息,藥品全流程可追溯,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省,得益于國家對于試點的好政策,在交易限值內,進口藥品關稅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這為個人海淘進口藥打開了新的降價空間。

2021年5月試點獲批,同年11月財政部、商務部等六部委印發試點藥品目錄,去年4月11日試點啟動,至去年年底,該試點已正式通過省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階段性評估,完成了測試運營階段性任務,具備了可操作性、可復制性。

“這也意味著河南在開放領域再次完成了為國家試制度的重任。”中國(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專家委員會委員潘勇評價,“新路徑的探索考驗的是創新、協同精神,河南做到了這一點。”

潘勇認為,試點在原有跨境電商進口正面清單的基礎上,拓展了進口藥品的目錄清單,推動實現了海關、藥監等多部門全流程線上協同監管,將藥品監管與跨境電商結合、將醫藥倉儲管理與跨境電商倉儲管理結合,為國家探索出了個人零售進口藥品的新渠道,形成了能夠在全國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

制度創新優勢正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作為進口藥品銷售大省,河南每年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超過1000億元,其中進口藥品約占30%。龐大的市場需求疊加試點的制度優勢,吸引藥品企業紛紛聚集鄭州。

河南省中大門醫藥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園園介紹,目前,已有30家醫藥企業在河南保稅物流園區備案注冊。園區正在高標準建設6萬多平方米的醫藥產業園,聚焦進口藥品倉儲物流、加工包裝、展示展銷等拓展業務規模,努力打造進口醫藥產業新生態。

短評

共享制度型 開放新機遇

□悅連城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近年來,河南邁開步伐、敞開懷抱,全面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在與世界深度交融的同時,展現著開放的胸襟與魄力,展示著開放的形象與風采。

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作為內陸大省,河南如何躋身開放前沿?事實給出答案:一架架貨機卸下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又裝滿國貨返航,空中樞紐正在加速形成;一列列火車穿越歐亞,在遠方的市場叫響“中國制造”,中歐班列(中豫號)行穩致遠;一艘艘貨輪揚帆遠航、通江達海,臨港經濟加速騰飛,發展轉型勢不可擋。

“巨龍”通歐亞,“方舟”拓海洋,“雄鷹”搏長空……古老又年輕的中原大地,正以前所未有的氣魄穿山越海、上天入網,高高揚起制度型開放的風帆,奮力走出內陸地區開放發展的新路子。推行“多證合一”“證照分離”“自主核名”“簡易注銷”等改革,河南自貿試驗區讓企業“輕裝上陣”;聚焦創新跨境電商綜合監管模式,河南中大門O2O跨境電商購物中心成為“海淘”圣地;自貿試驗區法院(法庭)、鄭州知識產權法庭、鄭州仲裁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院等相繼設立,營造對標國際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法律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從輸出汗水到貢獻方案,厚土中原正在深度融入日新月異的世界;從硬聯通、軟聯通到心聯通,中原兒女不斷汲取經驗、完善制度,在奮進中見證發展的波瀾壯闊。這是河南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期待。

制度型開放是新時代開放的最鮮明特征,以制度創新賦能高水平開放是關鍵一招。持之以恒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讓資源更優質、規則更完善,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的步伐越走越快、開放的環境越來越好,河南必將以更加矯健的步伐參與世界經濟大循環,在互融互通中共享時代機遇,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驚艷世界。

大事記

●2021年3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打造新時代制度型開放高地的意見》。

●2021年7月8日

中原龍浩、盧森堡貨航發揮“雙樞紐”“雙貨航”疊加優勢,完成鄭州機場首票國際換單模式空空中轉業務。

●2021年10月26日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

●2022年4月11日

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首單花落河南鄭州綜合保稅區,國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業務正式啟動。

●2022年4月16日

西部陸海新通道RCEP—北部灣港—河南海鐵聯運雙向對開班列在廣西欽州和河南漯河同時對開,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行范圍首次拓展到中部省份。

●2022年5月26日

中國(鄭州)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業務開通。

●2022年9月15日

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金融島人民法庭在鄭東新區金融島正式揭牌成立。

●2022年11月3日

鄭州航空港區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名單。

●2022年11月24日

國務院正式公布批復文件,焦作、許昌入選跨境電商綜試區。

●2022年12月27日

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建設河南省RCEP示范區工作方案》。

●2023年1月19日

我省認定首批4個國際合作園區——河南中日(開封)國際合作產業園、河南鶴壁電子信息國際合作產業園、河南漯河食品國際合作產業園、河南中德(許昌)國際合作產業園。

●2023年2月20日

鄭州至莫斯科TIR跨境公路貨運線路正式開通。

●2023年2月23日

省政府印發《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2.0版建設實施方案》。

●2023年3月26日

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河南省對接融入海洋經濟工作方案》。③7

文字整理/孫靜

數說

開放成績單

今年一季度

河南外貿進出口總值2090.2億元

同比增長2.5%

穩居中部第1位

RCEP市場成為我省對外貿易第一大市場

進出口比重占全省三成

今年一季度全省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642.8億元

增長12.8%

新興市場加快拓展

今年一季度全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04.9億元

增長13%

增速高出全省

2023年前2個月

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 370.4億元

同比增長20.5%

2023年2月

河南自貿試驗區公布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

共有19項實踐案例獲評

涵蓋投資貿易便利化、現代物流、政務服務、金融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等領域

2022年全省

實際使用外資17.8億美元

增長118.3%

增速全國第四

數據整理/孫靜

制圖/周鴻斌

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統籌:孫德中

執行:萬川明 任國戰 屈芳 李英華 董娉 張培君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