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皇帝的惡評
《晉書》:初,武帝欲為太子取衛瓘女,元后納賈郭親黨之說,欲婚賈氏。帝曰:“衛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元后固請,荀顗、荀勖并稱充女之賢,乃定婚事。
晉武帝一開始滿意的太子妃對象是大臣衛瓘的女兒,但皇后接受了賈家、郭家(賈充續妻的家族)的游說,想娶賈氏女。武帝在了解了二女的底細后,評價:“衛氏女樣貌美麗、身材修長、賢惠能多生養,總之百事皆好;賈氏女樣貌丑陋、身材短小、妒忌不能生養,總之萬般厭惡”。
此時按照武帝選太子妃的標準,就沒有賈南風什么事了,可是架不住皇后的耳邊風天天吹,大臣們的執著上奏,只好答應了與賈家的聯姻。
見到皇帝點頭應允,正在賈家為家族利益得到鞏固而春風得意的時候,賈南風還不知曉,她的命運注定不會像寓意中那樣美好。
導致日后,賈南風悲慘結局的根本原因,就是晉武帝的分封制度。
西晉與西漢制度之比較
西晉建國之時,武帝便分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為封國,之后又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甚至諸王可自行選用封國中的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建立自己的軍隊。
這段時期有些類似西漢景帝之前的景象,中央政府權力分散,諸侯王勢力擴張很快,只是這兩位皇帝采取了大相徑庭的策略。
1、漢景帝采用了“削藩”政策,事后,引起了“七國之亂”但很快被平定,文景之治,奠定了漢武帝時期的輝煌功業,使西漢國力達到歷史巔峰。
2、晉武帝采用了“分封”政策,可惜繼承皇帝位的親兒子卻是個傻瓜,然而諸王野心勃勃在爭奪皇帝寶座的血腥時刻,不會有絲毫的憐憫,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直接后果就是西晉的亡國以及近三百年中原地區的社會動蕩,使之后的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的至暗時期。
為何武帝要采取這種明顯會危害到繼任者皇權根本的政策呢?那就不得不追溯到司馬氏如何得的天下。
政權的隱憂
西晉司馬氏政權是依靠豪門士族的支持建立起來的,西晉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世家大族完全掌控的大一統王朝,可以說,士族就是西晉王朝維持統治的階級基礎。
但若任由其他士族勢力不斷擴大和膨脹,又會構成對司馬氏皇權的直接威脅。晉武帝自己就是通過“禪讓”而當上皇帝的,自然清楚原本士族勢力過于強大所形成的危機,他擔心“禪讓”的故事重演。
更加堅定其分封同宗諸王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他認為曹魏政權就是缺乏宗室藩屏保護,才成就了司馬氏。
晉武帝在完成了分封后,整個國家的權力都集中在了皇族手中,雖然有效遏制了其他士族豪門的野心,但不可避免的諸王的權力就太顯赫了。
尤其是允許宗室王出鎮(都督地方)和允許宗室王參政(中央執政)這一點弊端最嚴重,因為一旦中央和地方的藩王相勾結,勢必會左右朝局決策,再加上有自身軍隊作保障,一經變亂,形式會一發不可收拾。
從中可知,晉武帝在分封宗室王時,只是看到了皇室的力量得到加強,卻沒有重視宗室王的勢力過于膨脹,又沒有合理的制衡,如果皇位的繼承者不優秀的話,必然引起地方諸王的窺伺。
歷史上普遍觀點認為,賈南風因惠帝懦弱無能而得以專權是引發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其實她的專權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她的初心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和那個傻乎乎的皇帝夫君而已。
賈南風的另一面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駕崩,司馬衷繼位為帝,賈南風被封為皇后,可皇帝夫婦的日子并不好過,司馬衷雖為天子,卻因癡傻而毫無威嚴,群臣肆無忌憚,根本沒把皇帝看在眼中,更何況私評甚差的皇后。
整個朝堂充滿了私心、野心,明槍暗箭都沖著傻子皇帝司馬衷而來,而此時此刻,司馬衷身邊唯有賈南風為他挺身而出,她用盡手段為他奪回屬于他的一切——她先是聯合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一舉拿下太傅楊駿,滅其三族,之后又借司馬瑋之手除去了司馬亮,又用皇命誅殺了司馬瑋。
到此時,總算可以喘口氣歇歇了。她此時大權在握,替傻子夫君治國理政。其掌權的八年期間是西晉歷史上除開國皇帝晉武帝朝以外絕無僅有的穩定時期。《晉書》雖對賈南風本身的私德多有貶謫,但是對于其朝政治理的評價:“海內晏然”、“朝野寧靜”,頗為公允。
貪戀權利、香消玉殞
經歷過政治血腥洗禮之后的賈南風,已經忘記了初衷,她不再是一個為了丈夫的尊嚴而去抗爭的女人,她貪戀上了權力的滋味,害怕失去這美妙的感覺,所有阻礙她的,她都要鏟除。
一場無法控制的災難由此拉開序幕,賈南風強行廢掉了太子司馬遹,并且斬草除根,將其黨徒一并處死。
她的權力以什么方式得到,最終就以什么方式失去了,她大權在握的同時,也成為了眾矢之的。
趙王司馬倫發動宮廷政變,在賈南風被叛軍收捕時,隱約看見了司馬衷的影子,賈南風遠遠地呼喊:“陛下,您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老婆讓人家廢了,到頭來還不是廢了陛下自己嗎?”見皇帝無動于衷,心中是何等的凄苦。
此后不久,賈南風被毒殺,死時只有四十五歲。晉惠帝司馬衷被禪讓太上皇,幽禁于金墉城。后來由諸王輾轉挾持,淪為傀儡,受盡凌辱,去世時年四十八歲。
賈南風死了,退出了歷史舞臺,她的一生最終塵埃落定,留在了史書里。賈南風的一生,只是西晉王朝政治內斗的犧牲品,她的人生充滿無奈,自她嫁給司馬衷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是一個悲劇的開始,由于她是一個私德有虧的皇后,所以承受了更多的非議。
參考資料:
《晉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