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團評語
卡片、藥丸、線襪、水杯,鑰匙和羽毛、手套和鑷子、薯條和警笛……景別將身體界定在局部,凝視目之所及,放眼留白之境,不同背景的你我被同構于日常的物哀之中。離別、鄉愁,病痛,波斯語或德國話、零食或晚餐、數字或膠卷、豆蔻幾粒或速溶一把……聲畫交織出生活延綿的肌理,個體的血肉在其間流放,我們吃力又認真地活著。謝謝本片作者。(邱炯炯)
有羽毛的東西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徐天琳 Xu Tianlin
Germany|2022
Persian, German|0:19:53
電影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德國的伊朗-阿富汗家庭的一天。兩年前伊朗籍醫生Maryam帶著她的家人來德國申請難民身份。為了能夠盡快重新開始工作,她為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而她的丈夫Hossain則在家照顧他們1歲的小女兒。這一天,Hossain得到了一家照相館的面試機會,Maryam需要獨自照顧孩子,她不得不改變當天的節奏。
徐天琳
Xu Tianlin
出生于中國杭州的獨立電影人、青少年電影教育工作者。
她的作品形式涵蓋了紀錄片、定格動畫和劇情片領域。電影作品曾入圍德國青年導演獎、FIRST西寧青年影展、香港ifva獨立短片節、美國圣路易斯國際影展等多個國際影展,并獲得包括最佳紀錄片導演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協會獎、先鋒創作榮譽短片在內的多個國際獎項。《有羽毛的東西》是她的第一部劇情短片。
評審團評語
影片情感動人,議題深刻,導演用他擅長的方式帶領我們進入常見但被忽略的哀傷角落。最后一票也是最后一拳,打醒人性的良知與尊嚴。(楊荔鈉)
最后一票
Last Meal
彭之軒 Arrow Peng
中國臺灣|2021
Chinese Mandarin, Chinese Dialect|0:25:02
滯留醫院的老周,對于生活感到索然無味、味如嚼蠟,溜出醫院上街頭見見當年的跟班小鄧,成了罹癌后期日子里的唯一樂趣。而艋舺也正是兄弟們當年自在叱詫的樂園。今夜,艋舺改變兩位老人的命運。當瀟灑不再,老周用了自己的方式,向過去道別。
彭之軒
Arrow Peng
2005年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畢業,深耕紀實影像與紀錄片節目。
從觀察生命與社會角落上汲取養分,從2014 年開始編導制作短片和廣告拍攝,現以自由接案導演、攝影為職。曾于2019年獲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攝影。
評審團評語
以彌散于日常的獨白和繁復多義的影像,修筑起抵達真切生命體驗的道路。主流與非主流的拉扯、傳統與當代的時勝時負,撼動著人情義理,也刻錄下一幕幕不可以被掩蓋的個人史詩!(孔勁蕾)
當我望向你的時候
Will You Look At Me
黃樹立 Huang Shuli
China|2022
Chinese Mandarin|0:20:00
從紐約重返故鄉溫州,以攝影機的距離,尋找那個似曾相識的自己,那個母親眼中“不正常”的兒子。鏡頭捕捉之外,一場與母親久違的對話,是責備、是抗拒、是失望;在她回望之時,試圖尋找接納與愛的可能。
黃樹立
Huang Shuli
作者、導演、攝影師,出生于浙江溫州。2019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并于紐約大學攻讀電影碩士。
2021年他擔任攝影指導的電影《再見,樂園》入選第二十六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獲新浪潮大獎。2022年他執導的第二部短片《當我望向你的時候》入選第七十五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影評人周,并獲得酷兒棕櫚獎,隨后入選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獲Dok Leipzig德國萊比錫影展短片金鴿獎。
評審團評語
你看不到她的眼睛,
幻像,現實的鏡像。
你聽得到她的聲音,
扁平的常規的,作為時代的注腳,在裂縫里思考。
暗處有些什么正在發生,銘刻了人們遙遙無期的壓抑,也見證了人們猝不及防的渴望。(孔勁蕾)
二次校準
SH Reset
胡嶠 Hu Qiao
China|2022
Chinese Mandarin|0:04:59
系統似乎正在與人類探討關于一些事物的看法。
胡嶠 Hu Qiao
廣告創意人。2021年開始拍攝獨立短片及影視廣告。
BISFF組委會評語
迷人而奇妙的洞穴之旅。語言試圖引導圖像,圖像卻逃逸出思維,將我們引向感知。一次對動畫媒材的實驗,對視覺經驗的捕捉,與對動畫本體的探索。(BISFF組委會)
銀幕
Sliver Cave
蔡采貝 Cai Caibei
China|2022
Chinese Mandarin|0:14:23
踏入一個洞穴,視線借著火光起伏。左至右,上至下。你眼前的屏幕也是如此。它是一個無邊界的通道,上演著馴化與渴望。
蔡采貝
Cai Caibei
1992出生于廣東深圳。她分別從江南大學和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她癡迷于屏幕上的幻像并相信影像具有身體。她擅長用逐幀繪制的工作方式去捕獲這些隱匿的身體,她制作陷阱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指紋絨毛、反射鱗片、像素淚珠和一條陰晴不定的尾巴。她的片子總是在邀請觀眾一起去感知身體內部的沖突以及所處的不安環境。
華語競賽單元評審感言
楊荔鈉
好多藝術家的影片是很觀念的、很實驗性的,這些影片放進來是挺好的,但是我給自己一個拷問: 這些影片,我沒有把它們放在我的最佳,算不算一種不公平?對這類作品,確實不是說我沒有感覺,我甚至想它是不是應該單獨放在一個單元里邊,讓它們去做一些競爭可能會比較好,這也是我想跟組委會討論的。那幾個實驗性的影片,我都知道它們各有各的好,雖然有的很短(比如《1x1x1》),但在短的篇幅里它們也有很多自我的東西,它的觀點我很能讀得懂,但它不在我的范疇之內。包括有好幾個藝術家的觀念性作品都很好,比如《坐在我臉上》,我都反復在看。但是如果讓我選擇,我肯定會選擇我最愛的。
邱炯炯
對于一些實驗的語言,精準的表達,小體量的、直接的這類作品,觀看它們的最有效載體是什么?它們的輸出、它的媒介是要通過一個什么樣的方式?我思考的是這個。因為對整體影片,我們看的是某種創作體量,創作者所付出的以及他所能表達的、提供的豐富程度。我們現在看片也是在一個小小的電腦上看,不是在電影院,也不是在美術館。 這些作品如何在我的這種觀看里邊成立?大家是不是對觀看的媒介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某些作品可能是在某種傳播媒介上去看更加的成立,我是想的是這個。就跟我看短片尤其是實驗、或者說跟藝術影像有關系,就那種氛圍很濃的,包括之前說的《1x1x1》之類的電影。我一直在想,這個是不是可以在一個同樣的框架下去討論以及去判斷,因為輸出的渠道完全可以不一樣。當下的、直接的那種表達,這個我是認可的,而且我覺得本身這個東西就是稀缺。但放在整體里邊,我比較猶豫一點。
孔勁蕾
我比較關心的是每個創作者背后支撐的體系。因為有些短片是電影學院之類的專業院校給支撐的畢業作品,可能經費就相對充足一些,以及有很好的指導老師,包括王紅衛老師,經他過手的片子肯定是在品質上不會弱到哪里去。有的應該就是單打獨斗,可能自己爆發了一個小靈感,就在電腦上就實施出來,沒有任何團隊可言,不能說是零成本吧,反正非常低的成本。所以我覺得把這20多部制作條件懸殊的影片放在一個平臺上去比較,我會比較心疼這些導演。有的人可能訓練也有,想法也有,但就是沒有條件把它呈現出來。 所以本身辦這個影展的意義還挺大的,就是能夠讓一些年輕人,哪怕沒有得獎,但至少來參賽、進入到你們的名單里。第一是創作者會有一個經驗,得到一些來自評審或觀眾的反饋;第二是他可以拿著這一次參賽的履歷去往下走。
楊荔鈉
我認為青年影展,無論是國際的還是國內的,都是對青年電影人的一種鼓勵,能相互被看到。疫情時候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這三年大家都過得都很辛苦,能在這個情況下能做影展,還能夠看到年輕人的作品,我們能給予出我們的意見,就哪怕它有一點點作用,我也是覺得挺高興的。 我覺得電影未來總是屬于年輕人的。往大了說一點,全球現在電影環境并不好。這個時候就更需要整個電影生態圈共同抱團取暖,大家相互鼓勵。這些影展,包括這些作品,我認為都能起到這樣相互促進的作用挺好。
競賽單元二十多部短片整體很多元,有實驗短片,有獨立制作,又有商業類型。我覺得我們這幾位評審也挺有意思,我們對那些特別包裝和商業的片子,我們沒有說它不好, 但我們至少關注的還是那些更有才華的、更有表達和思考的影片,我們還是挺有共識的。像我當時拍紀錄片的時候,我只會拿著機器,就是一種方式,但是 我覺得現在這些年輕人大家拓寬了很多,他們有很多方法和手段,我認為這個都是很好的,某種程度上我也需要向他們學習。不僅僅是我做一個評審、我有話語權去評判他們。
邱炯炯
謝謝你們的堅持,提供這樣的平臺,而且它延綿出去,創作也就會繼續。我作為作者沒有什么給更年輕的作者所提供的,每個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創作,生活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還有自己的一方陣地,就像你的日常生活一樣,它是一個比較有尊嚴,或者你自己可以主導、控制的這么一方領域,我覺得一定要珍惜這個,而且要堅持這個。這次的短片是個很充分的學習過程,我也看了很多,確實它在變化。 技術條件越來越好,并且不停地和現實會產生碰撞、對接,最后真正地形成一種渾然天成的寫作狀態,為時代寫作的這么一種狀態,這樣一股洪流,我覺得這個是蠻好的。
這次短片看下來,優點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兒也很多,但是我總感覺即興的少。 作為短片來說,特別的一點就是它更傾向于一種寫作狀態,它是一種詞語的組合,是在蹦詞兒,它是一種更加可以激發即興的這么一種體量的寫作。但是好像即興的作品少一點,就大家不夠野,當然不是說我就夠野, 咱們共同野起來。
BISFF華語競賽評委現場
BISFF 6周年
紀念款包袋
??左滑查看黑色包袋細節
??左滑查看藏青色包袋細節
??
請持續關注 BISFF2022
官方網站:www.bisff.co
相關閱讀
BISFF 北京國際短片聯展
我們讓全新的影像在中國發生,將“短片”的概念延伸至創作的各個領域,在電影和藝術中尋求結合的可能--豐富前衛,不拘一格--讓真正的才華在人們面前得以呈現:我們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觀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動者和冒險家。
▲▲▲
推廣/合作/活動加微信號:directubeee
▲▲▲
創作不易,感謝支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