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FF2022|NOVA新星競賽單元獎項揭曉

日期:2023-05-29 12:13:5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傳統的生活,現代的表達:白雪皚皚的寒冷背景下,配以動感十足的電子樂,更有夢境闖入現實生活的荒誕畫面,導演在形式和內容上,可謂完美契合了要探討的影片主題:偏遠村落的少年身處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撕裂和掙扎,以及兩代人的隔閡沖突。最后用親情和愛化解,也讓影片在天寒地凍中多了溫情和暖意。(劉敏)

Sikiitu

雪地車

Gabriel Allard Gagnon

Canada | Inuktitut | 0:21:00 | 2022

因紐特青年Ali生活在北極地區一個名為伊武吉維克的小村莊里,Ali喜歡嘻哈文化,而周圍的一切都令他感到乏味,似乎他生活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和父親那輛總是發生故障的舊雪地車有關。他唯一的出路指向了他最喜歡的知名說唱歌手——Rich E. Murdoch。

Gabriel Allard Gagnon

在執導紀錄片前,曾執導過40多部音樂短片。

2017年, 他執導了首部紀錄長片《T’es où Youssef ?》。2018年,他的電影《La Bombe》 對新魁北克民族主義運動進行了探究。此外,2019年,他簽下了喜劇演員Louis T.出 演《Apprenti-Autiste》,這是一部融合了單口喜劇元素的紀錄片。當他在加拿大極北地區拍攝一部紀錄片時,這位導演結識了許多因紐特人,并且受到了極大觸動,于是在他歸國后,他開始創作他的第一部劇情片《Sikiitu》。

評審團評語

用幽默的手法描寫了母女間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問題。表演與環境音的相融,帶我們進入了母女之間共同無法忘記的永恒時刻。(大塚龍治)

The Zoo

動物園

Nafiseh Zare

Iran | Persian | 0:17:32 | 2022

在動物園里,Ranna的媽媽說:“Ranna,你的爸爸永遠地離開了。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一起生活了。”六歲的Ranna做了一個關于鹿的夢,現在這只鹿已經從動物園逃跑了,籠子里面什么也沒有。

Nafiseh Zare

1991年出生在德黑蘭,畢業于德黑蘭大學影視表演及導演專業。

作為一名女演員,她成功出演多部電影,如2016年阿巴斯·阿米尼導演的《Valderama》(該影片曾獲2016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青年單元最佳影片提名)、2017年阿里·阿斯加里導演的《失蹤》(該影片曾獲2017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2021年,在參加完阿斯哈·法哈蒂的進階導演工作坊后,她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短片《動物園》。

評審團評語

深藍暮色里,作品彌漫出平靜而動人的勇氣。對疼痛的關照,在片中化為令人惴惴不安的細節,身體性的勞動、選擇、對抗姿態。導演借敏感的觀察,輕盈的表達,描摹著男孩走向自己和更廣闊日常的過程。(鄭陸心源)

Blaues Rauschen

Blue Noise | 藍噪音

Simon Maria Kubiena

Austria, Germany | German | 0:16:30 | 2022

年輕的學徒突然昏迷,這可能不僅僅是工作噪音的緣故。他的世界一片混亂,面對爭強好勝的同事,不近人情的父親和不解人意的女友,這個年輕的男人選擇自我封閉。在此期間,他克服了內心的障礙,也對自己有了更清晰地認識。

Simon Maria Kubiena

1998年出生在維也納。

他在表演的過程中接觸到電影創作,并在奧地利維也納城堡劇院進行了相關創作。他參與了包括捷克布拉格電影學院在內的多個電影與表演工作坊。自2019年起,他便開始在巴登-符騰堡州電影學院學習。他獲得了巴登符騰堡基金會提供的獎學金,并在巴黎的法國高等國家影像與聲音職業學院交換了一學期。

NOVA新星競賽單元評審感言

劉敏

我個人覺得選片質量真是相當不錯的,非常非常高,但是有一些我的分相對打得低一點。其實片子可能都是好片,但是我作為評委, 更傾向于它作為一個短片在語言上或者是在一些內容的深入上,是不是有一些獨特的地方,而不是看它整體還不錯(就給高分)。比如我會發現其中有一個片大家都給了高分,我自己給的分相對比較低。其實我也沒有覺得它不好, 只是我希望更多看到作品在電影語言上能夠有一些它自己的創新。如果相對還是在傳統的、作者電影范圍內的好,那么我就會把它的分數稍微往下壓一下。

大塚龍治

我主要看這幾點: 一個是演員的表演,因為這個單元小演員比較多,導演怎么讓他們表演,這是特別難的事情; 還有一個是片子的觀點,技術上我覺得這些片子水平大概差不多,但導演的觀點是有區分的,我會看導演怎么考慮社會、怎么考慮片中所在年齡段的人物的觀點; 另外一個是可能性,估計有些導演還年輕,會有不夠完美的地方,但是我覺得如果可以看到一些力量和可能性的話,我也會很關注。

鄭陸心源

我主要看的是作品在celebrate怎么樣的精神,因為我覺得很多片子可能都會做得很完整,但我更想看到的 第一是這個作者有多少的自信在表達,即使TA的故事可能不是很容易被理解;第二個是作者在嘗試的影像語言有沒有讓我覺得有危險感,其實還是嘗試的勇氣。

NOVA新星競賽單元評委現場

劉敏

作為一名多年參加報道國際電影節的影評人記者,我可以非常認真也很高興地說,BISFF的選片從地域到作品質量,都非常對得起國際兩個字。青春和成長題材,往往是年輕導演電影生涯起步期探索的主題,有感而發使得作品真誠度大大高于其它內容。我能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和努力,看片過程也很享受,有一種去發現不同國家年輕導演講述不同文化下的青春躁動的驚喜。

短片創作對影片本身敘事結構、人物刻畫的要求,相對于長片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體系。看到幾部華語作品嘗試不同風格不同鏡頭語言的講述,我個人還是很驚喜的,《莎鯊》中導演一氣呵成的流暢鏡頭包含了大量信息,人物表演拿捏也令人信服,尤其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相信導演有足夠的執導把控能力,在未來還能發揮出更大潛力。內容上,感覺華語導演作品整體思考偏向寫實,可以探索如何釋放更多想象力,做個人風格更強烈的自由創作。當然,鏡頭獨特和風格化并不是一部優秀作品的唯一和絕對標準。 化繁為簡,用最樸實的鏡頭語言,捕捉人性的微妙、深入人性內心最深處的精準表現,同樣可以呈現佳作,甚至可能更難。

大塚龍治

因為我在日本,有點遺憾感受不到影展的氣氛。這個單元設置參考了柏林電影節的generation,選擇了一些青少年主題的作品。 年輕人拍接近自己年齡的故事,再通過這些片子去看年輕人,我是覺得蠻好的。導演成長了以后,可能會離開青年的這種感受,有新的感受出來,慢慢慢慢成熟了,所以我覺得能看到年輕導演在現階段拍的青少年題材,我是挺有價值的。

這個單元的影片,歐洲電影學院系統風格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吧。但我整體看,還是會集中在比較獨立或個性一點、不是在系統內的片子。還有就是關于怎么選擇和表現演員。這些片子整體上選的演員都挺好的。選對了演員就好似已抓到了60%,但也還有沒抓到的部分,還得要更思考,怎么更好地用演員講故事。

關于華語片和國際影片的不同,我覺得華語片,比如《莎鯊》《南方午后》《火車雨》三部片子都很有特點,人物很細, 這三部片子都感受到導演的背景,在哪里出生、從哪里長大等,都能看到導演的生活經驗。我覺得這是華語電影的一個特點。但是歐洲的片子就有一點模糊,有點感受不到導演的來源在哪里。 華語電影的這個特點,我印象中還是從中國獨立電影來的,這個是很大的特點,大家其實是抓到了這個在拍攝和創作,然后傳播到國際。

鄭陸心源

短片是一個特別自由的形式,所以我覺得每次看短片都很有意思。短片也是很多作者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有條件創作的,大家在這個階段基本上是have nothing to lose,即使有些作品看起來不太成熟,但可以看到一些剛開始的鋒芒。 就是在有限的表達情境當中,到底什么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整體上,我會覺得華語片的質量,與起其他地方的作品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它的確像是獨立電影時代延續下來的,大家都還是會有生猛的東西,可能也會有一部分功利的東西,就是有些片子可能是為了長片做準備之類的, 整體上還是有一些參差。可能還是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創作的community。現在影展也變得越來越少嘛,不像以前獨立時代的時候,大家還是經常可以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電影的語境去討論,學院派也有學院派的語境,都可以互相交流,都做得比較扎實。現在華語電影其實非常貧瘠,這個是我覺得比較sad,但是看到有很多人在拍短片,還是挺高興的。

像《The Zoo》這樣的片子,是在國內學院派的路線上,也許挺多人可以做出來。《Blue Noise》屬于歐洲某種學院派,可能在歐洲看起來也已經相對常見了, 但讓很多國內的創作者看到、明白可以如此輕盈地講述,保留這種自信,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我覺得也是青年生存狀態(不同)吧。比如說很多華語短片的內容,還是小鎮青年、底層苦難,或者說是比較浪漫化的苦難、浪漫化的青春。當然這些短片肯定和市面上所謂的青春片不一樣, 但是我們能不能夠很輕巧地去講一個屬于這個年齡段、長大以后可能會覺得無所謂、但這一刻就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覺得要給年輕的創作者去表達的信心,就是大家可以在此刻去表達你最相信的事情。這種表達的勇氣是很重要的!

BISFF 6周年

紀念款包袋

??左滑查看黑色包袋細節

??左滑查看藏青色包袋細節

??

請持續關注 BISFF2022

官方網站:www.bisff.co

相關閱讀

BISFF 北京國際短片聯展

我們讓全新的影像在中國發生,將“短片”的概念延伸至創作的各個領域,在電影和藝術中尋求結合的可能--豐富前衛,不拘一格--讓真正的才華在人們面前得以呈現:我們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觀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動者和冒險家。

▲▲▲

推廣/合作/活動加微信號:directubeee

▲▲▲

創作不易,感謝支持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