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紀錄片|王室的“囚徒”

日期:2023-05-31 12:13:3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關于傳奇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紀錄片也是不勝枚舉。

其中,Netflix制作的紀錄片《女王的加冕》(The Coronation)還是值得一看,該片不僅把女王1953年加冕典禮影片修復成彩色數字版,還穿插了當時在場的見證者們的珍貴采訪片段。

《女王的加冕》

為了慶祝女王登基70周年,由白金漢宮委托BBC制作的紀錄片《伊麗莎白:看不見的女王》(Elizabeth: The Unseen Queen)也是必看之一。這部紀錄片首次公開了女王童年和青年時期大量珍貴的視頻和照片,其內容來自女王自己的家庭影像檔案,這些畫面此前基本都從未展示給公眾。是一部非常貼近女王真實生活的紀錄片,而且旁白就是女王本人。

《伊麗莎白:看不見的女王》

在眾多英國王室紀錄片中,最值得一提的當然是1969年BBC拍攝的《王室家庭》(Royal Family),該片110分鐘,更全面地跟拍記錄了王室的神秘生活,尺度之大,風格之活潑,前所未有。

影片一開場就是二十啷當歲的查爾斯王子穿著短褲沖浪的場面。旁白還是這樣介紹的,“他,有一份祖傳的工作,或許到70歲以后才會開始,或許明天一覺醒來就會登基為王。”

從女王過官方生日開始,然后到開始一天的工作處理各種大小事宜,伊麗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辦公的場面也能夠貼身記錄;老百姓可以看到擁有大量私人仆從,總共10節車廂,擁有3個工作間,3個飯廳,5個洗手間,3個廚房的皇家專列的奢華,除了皇家專列、豪華游艇,私人飛機一覽無余,更有夏季花園派對,討論著裝、欣賞歌劇,外交、一家人河邊度假燒烤,過圣誕節、討論教育問題等等。

《王室家庭》

王室本希望通過紀錄片樹立親和友好的形象,打破大眾對王室“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但當時正值英國經濟困難時期,雖然該片在電視臺播出以后收視率爆棚,吸引多達3000萬英國觀眾,在世界各地更是收獲了3.5億名觀眾,卻依舊引來當時英國民眾的一片罵聲。1972年,女王將該片封殺下架。50年后在油管猛然“詐尸”,才得以讓觀眾再睹為快。

片中還有段話,“我們不知道查爾斯繼位時能不能處理好這么多復雜的事務,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祖上有太多出色的君主可以效仿,有需要的話,上千年的家庭經驗可以提供幫助。”

鏡頭里,查爾斯正在釣魚。

要說英國王室最著名的人物,戴安娜王妃的地位不可撼動。在眾多關于戴安娜王妃的紀錄片里,紀錄片《戴安娜:她的自述》(Diana: In Her Own)被提及得最多。

《戴安娜:她的自述》

戴安娜王妃逝世20周年,英國第四電視臺很大膽地公開了當年讓王室震怒而禁播的戴安娜最私密錄像。紀錄片內容正是來源于戴安娜王妃極其隱私的50小時自述音像資料,尺度極大,她的暴食癥、她和卡米拉對峙、女王的態度、出軌保鏢、和查爾斯王子的性生活等。一代王妃,卻如籠中鳥階下囚,所謂王子公主的童話愛情,只不過是一場悲劇。

2022年12月8日,哈里王子和梅根個人紀錄片《哈里和梅根》(Harry and Meghan)上線,立馬引爆媒體。哈里和梅根在這部紀錄片中沒少表達對王室的各種不滿,紀錄片中也交織著非常多的戴安娜鏡頭,哈里將梅根和自己的母親戴安娜相提并論,并直接向王室制度開炮,指出“女性嫁入這個制度,承受著痛苦與折磨,還有這種無情的輿論攻擊”。

《哈里和梅根》

王室專家相當不滿,認為“他們就是要摧毀王室,不然他們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這部紀錄片從頭到尾都充斥著對王室陰險又狡詐的謾罵和抨擊”。

該片得到的最典型英式評論就是:“他們想擺脫令人窒息的王室生活,但他們最值錢的資產就是與王室的關系。就像老搖滾歌星不愿意再談自己出道之初的老唱片,但人們對他感興趣的唯一原因恰恰就是那些老歌。”

英國王室的紀錄片一定還會繼續,因為英國王室本身就是一部無限續訂的黃金檔連續劇。

《日本皇室秘聞系列節目》

從第一代神武皇帝開始一直流傳下來的天皇制度——嫡長子繼承的制度,一直沿襲到現在,重男輕女不說,日本皇室的嚴苛規矩真的是惡名在外。

日本某雜志曾做過一項調查,受訪的100位年輕女性中有74位表示根本不會考慮嫁給皇室成員,而她們不愿意嫁入皇室的原因,就是無法忍受皇室苛刻的制度。

SMG檔案節目曾以大篇幅制作過日本皇室系列紀錄片,紀錄片分為四集。《平民皇后美智子》(上下)《才女皇妃雅子》(上下)(當時雅子還沒有成為皇后),以大量歷史圖片和原始視頻為佐證,非常詳盡和客觀的討論了兩代平民皇后的辛酸生活。雖然有些細節還值得推敲,但看過此片,你會更深入地了解那個清規戒律一大堆,等同人間地獄的日本皇室后宮。

第一代平民皇后美智子

事實上,日本皇室為了純化血統而近親結婚的傳統是遺患無窮。裕仁天皇的祖父明治天皇生了5個兒子,只有1個大正天皇存活了下來,也就是裕仁的父親。而這唯一幸存的大正天皇偏偏還精神不正常,裕仁很清楚,固守傳統,對于改善皇室的基因,百害而無一利。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君主制普遍陷入危機,埃及、保加利亞、伊拉克等國的君主制相繼被推翻,王室被迫流亡國外的事情時有發生。裕仁很清楚,如果此時日本的皇室能夠接納平民女子為妃,那么戰后日本皇室的民主形象就樹立起來了,這無疑是籠絡民心的好手段,天皇制的根基也將得到鞏固。

所以,因緣際會下,美智子也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后。

忍受著皇室各種嚴苛的規定,連續多年都無法見家人一面。曾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圣心女子大學英語系畢業,又彈得一手好琴的聰明活潑的美智子,逐漸變得骨瘦如柴。

只因曾經在基督教學校念書的經歷而備受質疑,1993年在59歲生日當天,美智子患上了心因性失語癥,長達5個月的時間無法說話。那段時間美智子被迫搬出東宮,到了離宮,連丈夫和兒子都不能相見。

有宮中侍從回憶說,那時候美智子常常一個人坐在房間里,看著天色漸漸暗下去,始終沉默不語,天色徹底黑了,就連燈也不開,一個人靜靜坐在黑暗中,那個時候她最大的愛好就是聽少女時代喜歡的歌,常常聽得淚如雨下。

本來結婚前就西化的美智子也反抗成功過,比如把孩子接過來喂母乳、親帶,在宮內廷新居中建了一個9平米的小廚房做飯。夾縫中求一個普通家庭才能感受到的煙火氣。

但生龍子才是排位第一的要緊事,美智子不負眾望,第一胎便生了男孩,但這卻讓婆婆良子皇后恨不打一處來。

原來當年良子皇后在歷經重重阻撓,終于成為皇太子妃之后,一口氣連生了4個公主,日本國民當時的心情已經失望到了極點,當初反對立良子為后的元老們紛紛跳出來,要求天皇裕仁另娶妾室或借腹生子以延續香火,被裕仁嚴詞拒絕。為此,一些少壯派軍人甚至還準備發動政變,擁立裕仁的弟弟繼位。

紀錄片里還透露了一個細節,良子懷上第五胎時,是男是女?她自己和民眾都繃緊了神經,最后規定的是,小孩生出來以后還是鳴笛一分鐘,一分鐘結束以后,如果是女孩子,這件事情就結束了。如果是男孩子,在間隔10秒以后再鳴笛。還好良子如愿生下了個男孩,之后又生下了第二位皇子,這場鬧劇才終于收場。試想一下良子皇后生到第五胎才終于有了個兒子,兒媳美智子進宮第一年就順風順水地完成了任務,她的心里又會作何感想?

惡婆婆的故事在第二代平民皇后雅子這里終于結束了。看起來這也是雅子能夠拿出來說的最幸運的事情。

第二代平民皇后雅子

雅子的愛情故事比她婆婆的更浪漫,皇太子愛上了女外交官。但生活一樣曲折。借用演員喬欣的話來形容:“有些男人,就是想要把一些獨立閃光有能力的女性娶回家,之后再把她們困在家里生孩子!”

女外交官的地位并沒有讓雅子顯得多“高貴”,從德仁和雅子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刻起,宮內廳就立刻展開了對雅子的調查工作。可經過一番調查以后,他們在小河田雅子的名字旁邊加注了不合適的評語。

宮內廳對于太子妃的人選有著近乎苛刻的規定,比如年紀要比皇太子小,身高不能高過皇太子的頭發,沒有做過手術,身體沒有任何損害,沒有任何先天性缺陷或疾病,純日本種族等等。

其實嫁給了皇太子又如何?

皇室家眷沒有護照,沒有姓,不能離婚,沒有投票權,也沒有信用卡,吃穿用度得申請,公開場合發言不能超過丈夫的時間一半,手套沒戴夠長度也要被懟,雅子結婚的前3年只見過家人5次。令人發指的是,日本皇室是不允許皇妃生活做飯的,你瞧瞧,這日本皇室和我們四郎沒辦法比啊,四郎至少還有最愛的華妃小廚房。

當時皇族里一位姑媽似的人物就曾經做了一個比喻,“如果能夠靠打網球,就把一個球手拉進來成為皇妃的話,這個東西跟大街上隨便拉過來一個廉價的女子是一模一樣。”可見腐朽程度。

但不得不說,兩代天皇都是不折不扣的癡情種,娶平民女子為妻,可是件震天動地的事情!雖然兩口子感情好,愛情并不能夠掩蓋戰后日本皇室的種種落后,這也是日本戰后民主改革不徹底的表現。

“我要自由和工作!”

女性觀眾在看完這部系列紀錄片之后發出了深深的感慨!

《尼泊爾王室血案》

2011年6月,坐標尼泊爾加德滿都。

本該是一場歡樂的家族聚會,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場滅門慘案。神王與王室的整個家族頃刻間化為灰燼……

“他進入了房間,穿戴整套迷彩軍服,軍帽、手套、軍靴,一切穿戴得十分整齊漂亮,而他兩只手都拿著槍。他射殺了自己的父親。14名躺在王宮大理石地板上血流不止,奄奄一息的王室成員全都見到了前來奪命的殺手,他正是這個國家的王儲迪潘德拉。”

BBC拍攝的這部《尼泊爾王室血案》看得令人揪心。雖然年代久遠,但歷史畫面豐富,采訪深入。從一個天選神子的誕生說起,逐漸推理出這個震驚當年的王室血案背后的故事。

紀錄片用第三者視角刻畫還原過去,很多細節相當B級片。

當晚,王子穿上迷彩服,從臥室中挑了五件武器。一把1分鐘可以激發700顆子彈的M16自動步槍,一把1分鐘可以激發900顆子彈沖鋒槍,兩把手槍與一把12口徑單管獵槍。進入宴會房間,王子開槍弒父并血洗全族,受害者倒地之后,他還要一個個上前確認對方是否已經斷氣,他的親弟弟都不能幸免,母親死去慘狀更是難以描繪,以至于葬禮上要戴著面具。幸存下來的王室成員回憶起那一夜,驚恐和疑惑依然定格在臉上。而王子被發現時,兩邊太陽穴上都有彈孔,已是重傷,是被射殺還是自殺不得而知。

曾就學伊頓公學,接受很好的西化教育的王子本該有著燦爛光明的一生,誰都沒想到他竟然會這樣做。

尼泊爾國王一家

迪潘德拉于1971年誕生在世上最后一個君主專制國家,父王比蘭德拉對兒子寵愛備至,在周圍人眼中,小王子將是下一任國王。

國王是個隱士般的人,說話慢半拍,與王后互補,王后聰明敏捷,意志堅定,性格過于強勢。小王子這點兒隨了媽媽。

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一樣。在國外留學時,王子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德芙雅尼,只可惜姑娘家與王子家是敵對的。德芙雅尼出身名門,是尼泊爾最顯赫的家族拉納的成員,她的母親是印度中央邦的王族,姨母一家也在印度政壇享有很高的名望。因此,一個“非她不娶”的兒子遭到了母親及家族的強烈反對。

王子愛上的那個姑娘

此外,王子在英國的讀書過程并不順利,他粗魯和專制的個性使他逐漸被邊緣化,他整天吹噓的居然是酒量很大,尤其是白蘭地。

比蘭德拉國王在加冕典禮的演講中表示,他希望能建立一個新時代開創一個充滿正義活力與民主的社會。他希望藉由兒子進行西式教育,能讓這個現代君主政權帶領國家走向現代化。

可惜兒子可不這么想,他尚武且專橫易怒。當尼泊爾人民上街示威要求結束君主制,引進多黨民主制,國王怕引發革命屈服了,他打電話告訴兒子自己的決定,王子氣得把飯店的門都砸了。

“當國王”和“娶心愛的女人”這兩件事情都沒能如愿,他的母親還聯手自己的妹妹一起對付他心愛的女人,被徹底惹怒的王子于是籌劃了這場殺戮。

“他就像魔鬼終結者,我跟他眼神交匯,那眼神真冰冷,毫無感情!”一個親戚后來形容說。當時國王被打中了第一槍還對兒子說,“我可以包容一切傷害,但如果你再往前一步,我就幫不了你了。”可是迪潘德拉還是舉起槍對準了他父王的腦袋。

迪潘德拉

國王已死,國不可一日無主。魔幻的是,迪潘德拉被宣布為新一任的國王,只當了三天就死了。他的叔父賈蘭德拉后繼任王位。

比蘭德拉在國內深受民眾的愛戴。他去世后,很多人根本無法接受,但隨著尼泊爾政府接連發出聲明,才接受了事實,并想到了那個在民間流傳甚廣的傳說。

比蘭德拉國王所在的沙阿王朝的開創國王曾遇見過一位幻化成凡間哲人的印度神。

這位神明向國王討要食物。國王給神一塊面包。神在咬下一塊后又將面包還給國王。國王認為,神是讓自己吃他的剩飯。國王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非常惱怒。神也被國王的態度激怒,他變回原形,將這塊蛋糕摔在地上。落下的蛋糕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國王的十根腳趾上,將它們全部染紅。

神在臨走前對國王下了一個詛咒:沙阿王朝將“十世而斬”。而突然死亡的老國王比蘭德拉正好就是詛咒所說的第十世。

你把全世界的神話傳說翻一遍,會發現,“神”的脾氣普遍都不大好。

泰國王室紀錄片

比《甄嬛傳》好看一百倍的泰國現實版宮斗劇,一直受中國觀眾追捧。幾乎隔一陣子,泰國就會爆出大新聞,已經七十高齡的瑪哈·哇集拉隆功,是整部大劇的核心男主角。父母對他寄予厚望,給他起名為哇集拉隆功,意為“擁有雷霆威力之人”。

瑪哈·哇集拉隆功

在泰國王宮,每一個出場人物都像是有劇本寫出來的,每個人都將迎來自己的戲劇性的轉折,這樣看來,泰國電視劇的狗血劇情也不是沒有可能來源于生活。

泰王瑪哈6次封后,4次廢妻,但子嗣單薄。去年年底,泰王的大公主突發疾病生死未卜,泰國王室現在只有唯一男性繼承人,提幫功王子。王子的母親,西拉米作為泰王的第三任妻子,因為親戚貪污被嫌棄,被貶出宮成了尼姑(這里很像《武則天》或《甄嬛傳》的劇本了吧)。

提幫功

泰國人很愛自己的國王,真的很愛。哪怕泰國自己都承認自己是全球貧富差距第一名的國家。

根據統計,泰王瑪哈才是目前全球最富的國王。僅僅是他一個人名下的資產就超430億美金,比第二名文萊國王多出整整百億美金,是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個人資產的八十多倍。

關于泰王在國內到底有多說一不二:比如他曾封自己的愛犬福福為空軍大元帥,他的前王妃西拉米曾赤身裸體出席這位“大元帥”的生日宴,還跪在地上和這只狗共享一份蛋糕。這看似無比荒謬的舉動,也彰顯了泰王瑪哈的“有權任性”。

瑪哈的爸爸普密蓬是泰國歷史上最受人敬仰的3個國王之一,甚至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國王,是泰國人心中神一般的人物。現在的泰國王室之所以能牢牢把持國家的朝政,都是因為老泰王擁有高超的政治手段,曾粉碎了19次宮廷政變,還逐步讓泰國王室掌握了泰國的權力中心。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英國BBC電視臺破天荒地發布了一則2小時42分鐘的紀錄片,名叫《一個民族的靈魂》,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泰國王室內部的秘密。該片是以大公主帕查拉吉蒂雅帕的命名儀式活動作為開始的,她是王儲哇集拉隆功和妻子頌莎瓦麗的女兒,也是普密蓬和詩麗吉第一個孫輩,因此整個儀式基本都非常隆重。一位小護士將襁褓中的大公主抱在懷中,雙膝跪在普密蓬國王的面前,拉瑪九世象征性地剪掉了她的一撮頭發,并在她的頭上潑了圣水,將代表祝福和消災的樹葉放在了大公主的身上。

整場活動展示了婆羅門的祭祀,佛教僧侶的念誦佛經等宮廷儀式,此時紀錄片的旁白說道:“問題是,這個王室的孩子會長壽嗎?邪惡真的會被驅散嗎?這個作為國家靈魂的君主制,還能生存下去嗎?”雖然這部紀錄片大部分都在頌揚泰國王室,但是依然有著不少讓普密蓬不高興的問題。

在這部紀錄片中,普密蓬被描述成富有遠見并謙遜的君主,他每天都帶著地圖、對講機和鉛筆,前往偏僻的村莊,幫助受苦受難的人們解決問題。BBC這樣描述:“不可能不被這個男人的能量所淹沒,他全天候為他的人民工作,王后告訴我們,我們永遠無法在電影中捕捉到他的生活,而根據我們西方工會的規定,我們永遠不會像他那樣工作,如此專注的力量!”

勤懇的老國王普密蓬深受泰國民眾尊敬

記者大衛·洛馬克斯還對普密蓬進行了長時間的采訪,但這位國王堅持要在他宮殿的“書房”中接受采訪,從鏡頭上來看,這是一個非常簡樸的房間,里面裝滿了幾十臺收音機,發出各種各樣的嘈雜聲,地圖和文件散落在地板上。在采訪的過程中,普密蓬穿著休閑裝,沒有穿鞋,坐在光禿禿的地板上,記者洛馬克思蹲在他面前。這位記者回憶說道:“他宮殿里的書房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指揮所。”

“當你每天晚上一個人坐在這里幾個小時,看地圖聽收音機時,是因為你是一個孤獨人,還是因為你在外面公共生活之后,需要一些時間獨處?”洛馬克斯問出了一個核心問題。

普密蓬回答:“我通過聽收音機來收集信息,我通過看地圖閱讀或思考收集信息,然后,當時間到了,我腦子里就會有結果。”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