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涉企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頒布實施民法典,強化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推進營商環境專門立法,綜合性行政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推出,這是全國首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改善的滿意度持續增強。從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看,法治環境得分自2020年以來連續3年穩居首位,顯示出我國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穩步推進。
也要看到,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法和執行還存在一定問題。劉俊海說:“總體而言,目前立法原則性強、倡導性強、可操作性弱。企業維權難、冤錯案件糾偏難等問題仍然存在,制度性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地區出臺了民營經濟促進條例,但缺乏配套實施細則,實踐中執行彈性大、落地效果不明顯。
因此,各地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的出臺,重在以實實在在、可落地執行的舉措為民企解難題、辦實事。劉俊海建議,要堅持民主立法、科學立法、開門立法、透明立法,讓民營企業家有機會建言獻策,堅持問題導向,將民營企業的合理訴求客觀反映到立法設計中去。
持續加強治理效能
專家認為,除了地方立法,有必要從國家層面制定出臺相關促進法。許澤瑋認為,國家層面立法有助于破除地方保護主義、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富通集團董事長王建沂表示,在全國層面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有助于提升民營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當前,民營企業家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李志起表示,從中央到地方,繼續加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立法工作,是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舉措,也將直接推動我國經濟的快速恢復與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提出了關于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提案,建議將經實踐檢驗行之有效、較為成熟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王建沂建議,從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方面,推動破除制約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