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退休金制度的很多缺陷
第一是現行的退休金是根據職工工資水平來確定發放數額和比例的。然而由于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物價上漲幅度較大,職工實際收入沒有增加,而這些都會對職工工資產生一定影響。
個人實際收入水平在世界漲幅程度來看實際是降低的。有的雇員甚至未來幾年都難以加薪,因此他們無法享受到自己應有的福利待遇,導致個人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下降,失業風險卻上升。
第二是由于現行政策并沒有考慮到不同地區之間養老金缺口的差異性和變化趨勢,直接導致這種差異越來越大。因此,如果按照現有規定計算發放養老費額的話,就很難達到職工平均工資的100%了。
以前城鎮退休職工的漲幅一致,后來按照退休金檔次設置不同漲幅,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
第三是由于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職工預期壽命延長,再加上物價上漲因素,新老兩代人之間的差距將逐漸擴大,這勢必會給原有社會保障體系帶來壓力。
最后,目前國內已經逐漸開始實行統一的企業年金計劃,并逐步與養老保險相結合。養老體系不完善導致很多人難以參保繳費,甚至造成退保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這樣一來,一旦國家出臺重大改革政策或調整相關法律法規,可能將會造成一些問題,比如對職工社會保險待遇重新制定標準等。
第四是退休人員收入分配不合理、城鄉養老金不同等問題也加劇了人們對未來養老保障的擔憂。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現行退休金制度有很多缺陷,直接導致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
第五是由于延長繳納養老保險金年限并不會立即獲得保險金額增加所帶來的收益,因此推遲領取養老金還將使工人遭受更大的稅收損失。
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現行退休金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金需求。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健全,使很多老年人感到自己生活壓力大。
一方面,由于目前人口結構發生變化,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企業職工工資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而企業效益卻并不理想。這兩個因素都導致了現有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回報率下降。
在當前全球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不明顯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明顯改善失業和低薪員工的狀況,養老金的缺口會越來越來大。
但如果延遲退休可能會加劇勞動力短缺,降低競爭力,導致更多裁員以及失業率進一步上升。甚至可能會通過稅收減免等方式來鼓勵提前退休,或者工人為自己尋找其他出路以避免遭受延期工作之苦。
如何解決?
“一個主要問題就是目前我國人口年齡結構不健康”,針對這一情況,一些專家認為除了政府之外,還需各方都承擔起各自應有的責任來推動養老事業和老齡產業的發展。
比如產業界需要建立完善企業經營機制與社會保障制度;政府則可以通過財政預算對民辦非營利養老機構給予更多支持并推動民間組織參與到這一領域中來推進公益項目。
未來應更加注重中高收入人群和核心富裕人群這兩類群體在經濟上特別依賴自己的養老服務時所面臨困難。還有一定時期內尚未進入充分就業而其自身無法獲得較好社會保險的這部分人員。
應當提供適當照料福利或退休后的保健與醫療設施的保障,以解決中低收入老年貧困者無力負擔或缺乏可持續性長期照護和照料費用的問題。
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使中低收入老年人得到類似于商業保險產品一樣正規的補貼是一個新出路。
盡管現行退休金制度有很多缺陷,但從長遠來看,這些缺陷會被逐漸克服或改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出現更加公平合理、更加適合于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新型退休金制度。
大家對此事還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呢?快來評論區一起分享討論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