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戰斗結束后,他認清了忍者制度的弊端(事實是,這個弊端確實存在,并不是因為鳴人上任了就沒有了),于是決定以自己的方式進行革命,消滅尾獸,將所有爭端聚集在自己身上。你看,這是一個正常人的思考回路,甚至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才會有的魄力。最后佐助要做的革命,是為了整個忍者制度,為了守護木葉(先不管方法對不對。他的目的是這個)。
因為,如果他已然對木葉對忍者制度失望透頂,他管這些干什么呢?反正弊端沒有消除,早晚會出事,拉個馬扎嗑著瓜子坐等木葉自生自滅不就得了?這恰恰是佐助動腦子思考的體現。宇智波一族的人都十分善于思考,但是可能基因血統問題,他們思考的都沒錯,但熱衷于用極端方式解決問題。詳見鼬,帶土,斑,還有佐助。你別管他們在岸本筆下做的事兒多么扯淡,但你不能說他們沒動腦子。
佐助也是一樣。佐助這個角色,在岸本畫了700多話(+外傳之類的)之后,不管初始的設定如何,其內核已經成型了。可能人們小的時候會覺得自己能從鳴人身上找到共鳴,但在成長到一定年紀之后,大概會從佐助身上找到共鳴。人都會在無意中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經歷撕心裂肺的痛,變得偏激,之后妥協。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