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界法》正式施行,明確了陸地國界工作的領導體制、部門職責、軍隊的任務和地方人民政府職責等基本內容。這是我國第一部統籌規范陸地國界工作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
當年9月,省委宣傳部、云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省司法廳、省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云南省邊境地區“法治宣傳固邊防”活動的實施意見》,構建邊境地區法治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全面提高邊境地區人民群眾對法律法規的知曉度、法治精神的認同度、法治實踐的參與度,提升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進一步筑牢維護國家安全和邊境穩定堅固防線。
2021年初,我省印發《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了未來5年要重點推進國防動員潛力大數據平臺、民兵訓練基地、新質民兵分隊、民兵應急救援裝備和革命軍事場館5項重點建設工作。同時,我省多個州(市)也將沿邊公路、人防指揮工程和民兵綜合訓練場等建設項目納入州市規劃立項,量化“十四五”時期國防動員目標和重大任務,為實現經濟社會和國防動員協調發展奠定了編制基礎。
直面國防領域地方性法規制度建設的新課題
涉軍立法工作,關注度高、程序嚴格,周期較長,必須加強軍地溝通,建立協調聯動機制,明確議案主體、監督主體、執法主體,同時將涉軍立法工作納入地方法規建設項目庫。
“加強跨領域、跨部門、跨軍地統籌,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清淤點、通堵點、解難點。”省人大監察司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加強建立省級立法部門與當地部隊協調聯絡工作機制,切實掌握立法需求。
省人大法制委相關負責人認為,明確涉軍立法項目首先要明確議案主體,各部門各行業首先要對各自領域的涉軍立法項目進行排查,同時對接軍事需求進行調研,研提立法項目,才能共同做好國防領域地方性法規制度建設。
“可發揮駐地軍隊人大代表建言獻策渠道,就涉及軍事安全、強邊固防、練兵備戰、軍事基礎設施建設等部隊建設重大問題進行議案。”云南省軍區領導說,近年來,駐滇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人大代表積極建言獻策,如針對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探索國防動員與應急機制相融合的法律制度等。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提出,不論作戰訓練,還是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都必然伴隨著軍人的犧牲奉獻。對此,要從法律制度上找到建立完善的軍人保障體系的最高標準,最大限度體現以人為本,并上升到法制化、制度化,切實增強立法的高質量,不能上下一樣“粗”,真正做到讓犧牲奉獻者無后顧之憂。
共擔新使命、同譜新篇章。新征程上,云南推進國防領域地方性法規制度建設正在加速從“一域”跨越到“全域”推進,擁軍、愛軍、崇軍的氛圍更加濃厚,強軍興軍的步伐也更加蹄疾步穩。(云南日報 記者鄧清文 通訊員柯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