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網絡賣家曬出的已經蓋章完畢的三方協議
——一些高校對實習證明“只收不查”,催生“造假過關”的僥幸心理。一些大學生透露,對于實習證明,有的高校一向是只管收不檢查,很多人渾水摸魚,最后都順利畢業了。一名大學生說:“學校的實習證明說白了就是走個形式,我身邊很多人找親戚朋友蓋章,有的人還花錢找人蓋,大家都這么做,所以沒什么好擔心的。”淘寶店賣家“師姐”直言,幫學生應對回訪時,只會被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很容易應付。
多舉措強監管根除實習證明亂象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虛假實習證明交易多個環節涉嫌違法。一些商家幫助學生蓋章,違反了用章管理的規定,如果其提供大量虛假實習證明,就會嚴重擾亂市場,可能會觸犯非法經營罪。如有偽造、變造公章等情況,更是涉嫌刑事犯罪。同時,學生購買實習證明不僅違背道德和誠信,也涉嫌買賣或使用偽造、變造證明文件,一旦被發現,將影響自身今后的升學、就業。為根除虛假實習證明亂象,可重點加強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監管打擊違規行為。相關網絡平臺應壓實主體責任,利用平臺規則以及大數據分析方式,搜集并關閉隱蔽經營或者使用多個“馬甲”經營的商家。同時,平臺應建立起完備的舉報和維權機制,便于權益受到侵犯的消費者維權。
二是加強指導干預,解學生實習之難。校方應推動現有的實習制度扎實落地,推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如采用學校帶隊實習、訪企拓崗等方式保證實習質量,不斷落實和完善學校實習制度,規范實習各個環節。同時,對實習政策預留一定靈活度,避免考研就業壓力大的學生陷入兩難境地。
三是加強誠信教育和體系建設。學校宜進一步加強誠信教育,并將其作為走向社會前的重要一課。同時,探索將買賣虛假證明行為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加大買假賣假成本,從而遏制虛假實習證明亂象。
責任編輯: